第68章 白沉导演
陆成渝坐上前往上海的火车。
此前,他专门跑去向张段长请了长假,老张同志摇头叹气一番还是批了,可见上面对这件事的态度。
这次出公差他可不会委屈自己,选的是下午14时40分的火车,第二天上午7时39分到达上海,全程16小时59分,正好在火车上吃一顿、睡一觉。
硬卧上辅的票价是14块6毛,他是掏了钱的,到时候找剧组报了。
他还给上海电影厂打了电话,让人来接。
好歹是知名作家了,还是那边催着去的,就要有这个派头。
第二天7点39分,他背着挎包,扛着行李箱刚下车,一个挺漂亮的女人笑着走了上来:“是陆成渝同志吗?我是上海局宣传口的,刘爱红。”
陆成渝看看她身上的铁路制服,突然想起车务段后勤科的李红霞,一个红霞,一个爱红,但这位明显漂亮很多,完全不像咱铁路上的嘛。
刘爱红大约三十出头,笑道:“我们昨天就接到通知了,特意来接您。”
陆成渝看她身边还有站台工作人员陪着,明显级别不低啊,没准比张段长还高,车务段和铁路局之间可是隔着一个分局的!
他连忙放下行李,和对方握了握手:“可不敢这么称呼。”
刘爱红微微一笑:“您是咱们系统的大作家,完全当得。”她递过来一个纸袋,“还没吃早饭吧,我买了油条、生煎包。”
陆成渝感觉对方太重视了,亲自跑到站台上接,还带早餐,瞧瞧站台工作人员的眼神就知道了。
几人帮着拿行李,他就捧着个油纸包从工作通道来到站台角落,那里停着一辆小车。
他回头看看拥挤着出站的人群,轻轻一叹,唉,咱也不是搞特殊的人,油条真香!
陆成渝上小车就吃了起来,油条还是温热的,外酥里嫩,人家这是掐准时间买的。
生煎包也好吃,皮薄馅大,汤汁鲜美。
刘爱红递来一个保温杯,瓷质的,粗大无柄,上面的塑料盖要张开手掌才能旋开,瓷口镶金边,瓷体上画着淡雅的山水。
陆成渝咕咕灌了几口热茶,整个人就舒服了,上海就是讲究!
刘爱红问:“我们先去局里还是电影厂?”
陆成渝感觉自己要被腐蚀了,很认真的说:“去电影厂吧,我是来工作的。”关键是他可不想见到那位“叛徒”领导。
刘爱红笑了笑:“好。”
上海电影制片厂在XH区漕溪北路595号,小车直接驰了进去。
陆成渝东张西望,北影厂的办公楼是苏式风格,这里就是洋楼格局,绿树成林,还能隐隐看到几座西式洋房,还有江南山水,估计是拍摄用的。
上了主楼二层,刘爱红敲开一间办公室,里面有一个五十多岁的高瘦男子,鼻子挺大,穿着白色西装,打着蓝纹领带。
陆成渝一怔,这样打扮真是少见。
刘爱红介绍道:“这是白沉导演,电影厂指派他来拍摄咱们的电影。”她对陆成渝轻声说,“我在车上等你。”
陆成渝打量着房间,很小,陈设也老旧,北影厂是一个车间式的大导演室,这边是小间,又不一样。
白沉和他摸摸手:“抽烟吗?”递过来一包金色包装的香烟,555。
陆成渝有些呆了,这可是洋烟,大约4块一包,估计还要用外汇券购买,白沉导演洋气啊。
他推辞了:“我抽不惯外国烟。”他掏出2毛8的八达岭,这对一般百姓都算是好烟了。
“这是什么烟?”白沉导演还拿过来看看,“哦,八达岭,知道。”
他招呼陆成渝坐下,倒上热茶,上下打量着:“你就是陆成渝,这么年轻?”
“呵呵,我也觉得自己挺年轻的。”
白沉摇摇手:“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看了你的小说,以为是一个阅历丰富的中年人。”
陆成渝的心理年龄还真是这样,他问:“你说的是《三个女人的车站》吧,感觉怎么样?”
“好,很好。”白沉就说了这么一句,然后没了。
陆成渝有些奇怪,这位导演很特别啊,装西装抽洋烟,而且话不多,他隐隐约约记得听过白沉的名字,印象不深。
白沉又说:“拍摄任务挺紧的,大部队已经去取景地了,我们明天过去?”
陆成渝没想到这么紧,他还打算在上海转转,想了想说:“也可以,我听安排。”
白沉站了起来:“好,你就在厂里的招待所休息一夜,我安排人买票。”
陆成渝有些不太明白:“不是,我们不该聊聊剧本吗?”
他和白沉只通过一次电话,他负责写剧本,前期准备都不参与,主要是不能表现的太上心,万一BJ局以为自己要“叛变”怎么办。
但是,编剧、导演、摄影是电影的三大支柱,见面连剧本都不聊,算怎么回事?
白沉笑了笑:“剧本写的好,我没有意见。”
陆成渝心里说,可我对你还不了解啊,他起了考校之心,又不能太直接,想了想问:“你既然看过《三个女人的车站》,觉得和《四等小站》比,哪个好?”
白沉发现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了,几句对话下来给他的感觉很特别,不太像这个时代的人。
他沉吟一会:“两个都好。”
陆成渝追问了一句:“如果只能选一个,你更愿意拍哪个?”
这个问题就比较有意思了,在他心里《四等小站》比不上《三个女人的车站》,估计大多数文艺工作者都会这么认为,这里面不包括铁路系统。
白沉又想了一会:“非要二选一的话,我选《四等小站》。”
这就很奇怪了,不太像电影工作者会做的选择,陆成渝甚至认为白沉是在表达不满,仔细看他的表情,又不像。
他也认真起来,索性直说了:“从文学性上来说,《四等小站》比不上吧。”
白沉正色答道:“电影还有服务引导大众的功能。”
陆成渝都要以为他在开嘲讽了,但他的表情真的很认真,索性重新坐下:“我不太明白你为什么这么选?”
白沉的话多了一些:“《四等小站》正面、昂扬,《三个女人的车站》沉郁、深刻,文学性上后者强很多,但非要二选一来拍,我愿意选前者,因为现在的社会更需要。”
他给陆成渝的感觉太特别了,一个打扮和习惯都很西化的人,说出这样的话!
陆成渝听得出他是真心话,这是一个极有故事的人,心里有些敬意:“你很特别,我感觉我们能合作愉快。”
白沉露出笑容:“你也很特别。我内心更喜欢《三个女人的车站》,但一定会认真拍好《四等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