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刘贞蹙眉——这般草莽做派,与朝廷礼制格格不入。但未及训斥,身后户部主事已高声呵斥:“放肆!见上官须行跪礼!”
陈大裘一愣,身后弟兄们却已哗然。其中一位嘀咕:“在海上漂了半年,骨头都僵了,还跪什么……”话音未落,锦衣卫的刀鞘已重重砸在他膝窝。其人扑通跪倒,额头磕在青石板上。
便是到了异域他乡,规矩还是规矩,等级森严,顷刻肃然。
商贾们最识时务,一下船便伏地高呼:“草民叩见诸位大人!”
匠户们拖着家小,乌压压跪成一片,孩童被母亲按着后颈,脸几乎贴地。
东南渔户们也有样学样。
陈大裘已经服软,却碍于没面子,倒是没有行跪拜礼,而是抱拳揖礼。
一应江湖好汉也跟着学做。
身穿儒袍的世家宗族子弟们,同样揖礼。
如此便显了官威,立了规矩,定了阶层。
这一幕,被天上飞翔的雄鹰尽收眼底。
控制雄鹰的朱文奎也看到听到了。
对此,他没有干预的想法。
时代的不同,有些事不能以未来的观念一概论之。
就像马穆鲁克还是奴隶制,明也还是封建制度,这一切已经根深蒂固在明人身体内,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改变的。
他也没有向自己子民推广自由民主然后被君主立宪的想法。
但接下来,场面有了些变化。
最后一艘福船下来十余名衣衫华贵者。
为首老者须发皆白,由身旁人搀扶过来:“老夫乃建文朝翰林院编修周叙!”
刘贞见状大惊,忙上前搀扶:“周世叔?!”周叙握着刘贞的手,老泪纵横:“刘贞!你爹与我同科进士,二十载不见,你爹已故,我也老了。”
如此话语勾起了刘贞的乡情,他感慨道:“是啊。父亲在世时教诲我要忠君爱国,我做到了。可惜却无缘再见父亲。”
随后,他抹去眼角泪痕与老者继续交谈,得知这些人都是建文帝时期的官员,因为拒绝在朱棣当权时入朝为官,都辞官归乡隐居,这次看到招贤榜,能动的都来了,不能动的也派出家中子弟前来。
一番交谈后,刘贞带着这批故交先行回城,其他人则交由户部和工部登记。
登记完后,才会带回城北,在明人居住区住下。
..........
2000明人已经进城,随后,从各阶层挑选了代表,由礼部官员带着前往皇宫。
二十余名明人移民代表在皇宫外等候——虬髯绿林豪强、布衣匠户、绸衫商贾、青衿士子皆垂首屏息。
“皇恩浩荡,赐尔等入宫用膳。”牛旺德嗓音尖细,“记住规矩——你们无功名官职在身,跪拜时额头贴地,陛下问话需先叩首再答,膳时不可出声,箸不可碰碗。”
匠户王铁柱的幼子忽仰头问:“爹,一会吃的肉能带回去给阿姊吗?”他是破格允许被带入宫的唯一孩童,声音在静默中格外刺耳。
牛旺德冷眼扫来,王铁柱吓得一把捂住孩子的嘴。
宴席设在皇宫西侧偏殿,相比中秋宫宴,略显寒酸。
众人在宫人引领下入座。
因为皇帝还没来,大家静坐等候。
陈大裘低声嘀咕:“宫里用这等招待我等?”
建文时期的老臣周叙回道“我们现在都是平民,皇帝设宴,尚宝司要设御座,皇太子座位于御座东,诸王依次由南而东西相向设座,群臣四品以上在殿内,五品以下在殿外。若款待平民,当然不可能让平民与皇帝同殿而坐,这乃尊卑有序,自古的规矩。但这次,陛下将主位设在这里,是要和庶民同宴,你觉得还不够吗?”
大家听了,看向空着的主位,纷纷觉得有理。
鼓声三响,朱文奎着靛蓝常服腰间仅悬一枚青玉佩,出现在宴会场地。
他的主位在北,却距离大家不带远。
这让众人感觉紧张,不知道如何应对。
牛旺德走了过来,低声道:“还愣着干嘛,跪拜礼,呼万岁。”
老臣周叙带头,众人伏地高呼万岁。
跪拜中,虬髯大汉陈大裘偷抬眼皮,正撞上皇帝目光,慌忙低头抵地——他平生杀人越货胆气十足,此刻却脊背生寒,恍觉那年轻天子眼中似有电光。
匠户王铁柱浑身发抖,粗粝手掌冒汗浸湿了手心下的泥土。
而其他人,也大都没见过皇帝,心中同样诚惶诚恐。
朱文奎抬手令众人起身用膳,自己却只拈了片胡荽咀嚼。
这顿宴会,食不知味,大家都生怕自己行为鲁莽,坏了规矩。
餐后,宫人撤去食物盘碟,到了皇帝与他们交谈的时候。
朱文奎看向几位绿林豪强代表:“你等,可愿入军中效力?”
几人连忙起身离座,跪拜在地:“草民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朱文奎注视他们,探听心声。
能听到的,只不过是汹涌澎湃之情,却无作乱搞怪之意。
应该不是朱棣派来的奸细。
他转而问匠户代表:“你等水密舱手艺可能用于铁甲舰?”
匠人代表们同样起身跪拜,老匠人答道:“我年轻时,在水师船厂造过铁甲舰船,虽不能远航,却能防水不漏。”
他没有说怎么防水的法子,但已经明确有这门手艺。
这正是朱文奎需要的。
他满意看了眼老匠人,转又问士子:“如今朝堂急需人才,朕准备开一恩科,你等可愿意参加恩科科举考试?”
士子代表们激动不已。
他们来自拥护建文帝一脉的世家、家族,官宦,要的就是这场出身。
由老臣周叙带头道:“谢陛下。”
宴毕,朱文奎命人抬出十口木箱,赏赐代表们带回去。
江湖人士得镶铜腰牌,凭此牌可入中军都督府,也可由兵部调派加入各处军队。
匠户获“浩拓御赐”文书,上面明文约定了皇帝在中秋节的承诺。
其他代表,也各自得到了皇帝的赏赐。
这场皇家宴会至此结束,代表们带着皇帝的赏赐,开心地离开皇宫。
他们回到住所后,将皇宫见闻大说特说,又分发了奖赏,让这2000移民都有了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