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考试开始还有五分钟,一位男老师来到了考场。
他清了清嗓子,喊道。
“现在开始发色彩考题,考试画纸大家自行准备,班级姓名在右下角写好折起来,拿到考题后,先认真审题,贴好画纸写好名字信息就可以开始考试了”。
说完,他就开始把手里的一沓半张A4打印纸一一分发下去。
这个开场白,自然是和正式的美术考试不一样的,毕竟这只是画室的内部考试,作为一次月末的集训成果检查而已。
刚写好个人信息,贴好了画纸,考题纸就传到了佘淮手里。
考试内容还是静物,不过却不是石膏,而是陶罐,以及要默写三样东西,分别是一个白色的瓷碟、一张灰色衬布,还有一串红色葡萄。
写生和默写结合,比之当初的入训考试,这一次的考试内容物品多了很多,几乎是正规大考的要求了。
拿到考题,佘淮看了一下提供的图片物品内容,又确认了考试要求细则,确认没有别的东西后,便是将题纸用大号钢夹夹在了画板的左上角,接着开始准备构图。
确认考试内容这个步骤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检查清楚,导致最终的画面呈现缺了物品,那将会以犯严重失误而扣分,一个就能减去10分。
不管是文化还是美术考试,都要求仔细、严谨审题,便是因为总有考生神经大条,不是忘这就是忘那的,而且考完之后还沾沾自喜,完全不知道自己失误了。
用熟褐简单勾勒确认静物的大致位置,连细的型都没勾,佘淮就用大号扇形笔沾了一抹橘黄,然后加水稀释,开始上底色,他画的是暖色调。
当然,新手美术生们,多数还是要先用铅笔定出整个画面的物体位置和明暗关系,确定好视觉中心物体的大小位置、衬布的摆放、桌面的透视等要素为好。
不过佘淮他是复读生,可以跳过这一步。
考题内容是不难的,只是考验考生的构图、塑造和用色罢了。
当时针指向八,分针指向三十的时候,考试正式开始的铃声准时响起。
美术考试,其实没有文化考试那么严格的开考时间限制,是以在正式开考前,佘淮他们就已经开始动笔了。
当然,在统考或者是校考的时候,最好还是按照考场要求来。
不然真要抓你一个因提前动笔的考试作弊啥的,也不好或者是反驳不了什么。
上完底部大色调,等画纸上的水分稍干,佘淮便开始铺第一遍颜色,也就是铺大色块。
在这个阶段,普遍需要考生注意四个点:
一是找到物体固有色;
二是区分明暗关系,确定黑白灰;
三是确定画面色调,统一光源;
最后第四点是初步把握好静物的形态。
定色、定光、定型,是第一遍铺色的关键,佘淮的铺色顺序是从背景、衬布到投影这么个流程的,先把次要静物的整体大色调关系给定下,接着就是铺主体物。
铺主体物色调的时候,注意好物体的形体和光影是关键。
从大到小,从主要到次要,一步一步的顺推下去,铺开整体画面的明暗关系。
教室里,扇形笔搅动小水桶,以及在桶沿甩水的哒哒声不绝于耳,所有考生都已经是进入了考试的状态,除了因上色而发出整齐划一的动静外。
考场内倒也算是有另一种层面上的安静。
监考老师都因为百无聊赖而玩起了消失,内部考试,氛围还是挺轻松的。
上完大色调,佘淮趁着洗笔换颜色的间隙,抬头扫了一眼四周,大家的进度都大差不差,快的如他已经准备开始刻画塑造,慢的也在铺中心物体的色块了。
画面物体刻画,就进入了色彩考试绘画顺序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深入刻画。
这一阶段要注意的东西很多,但首先是要注意用色。
因为第一遍上色块就有底色了,所以第二遍的刻画需要颜色更饱满,不用担心后面的刻画会完全遮盖第一遍的颜色,毕竟这本就是深入的过程。
从视觉中心的位置开始局部塑造,这时候要时刻考虑明暗关系与环境色的运用。
毕竟相处同一个环境下,各个物体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环境色的影响,特别是质地硬,容易反光的物体更要注意环境色。
先调暗面到灰面的过渡色,用笔要干脆,一笔就是一笔,不要画得含糊不清。
画色彩跟画素描其实差不大多,该有的块面感一定要有,然后用色要干净,不能脏。
这一步,是最耗费时间和心神的,是以佘淮完全是全身心的投入,一点没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也自然没注意到,不知何时开始,监考老师就出现在了他的身后不远处。
深入刻画,不能只顾大物体而忽略小物体,画面要整体看,整体画,物体灰面、大概细节有了之后,衬布和投影的刻画也要跟上。
画面关系,也要考虑近实远虚、前实后虚和硬实远虚的原则。
各种绘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都刻印在了佘淮的脑袋里,加上查漏补缺功能的时刻开启,他是刻画得稳稳当当的。
看似不疾不徐,但考试的时间却依然是过去了大半。
当然,他的色彩画面,也差不多要进入最后的细节刻画和调整环节了。
画着画着,似乎心有所感,佘淮扭头一看,就和快要站到他身边的监考老师来了个对视。
这下,倒是监考老师先尴尬一笑,不过却也没张嘴,佘淮也不管他。
这位可是画室的色彩大主任,广美毕业的,教名师和精品班的,当然也管着重点班的色彩课程。
目前给佘淮他们上过两次大示范课。
徐熹之前在集训中就关注到佘淮,刚刚看他速度那么快,一时来了兴趣,就悄悄站得远些看着。
看着看着,没想到这小子画得还挺不错,用色用笔果敢,色调清新,画面关系明确,虽然还没画完,但他内心就已经将这幅画的分数基点定在了85以上。
对视一眼,他点点头,示意佘淮继续,徐熹便迈腿走开,继续巡视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