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回1982渔村生活

第54章 婚礼事宜

重回1982渔村生活 疯兔十三 2455 2025-05-10 13:31

  这边话说完了,竖着耳朵的张支书也听了个七七八八,他又坐了会儿,这才站起来拍拍裤腿上的烟灰。

  “哎呀,这天儿也不早了,你们两家也该商量结婚的事儿了,我也就不在这叨扰了。”

  “这说的哪里话?张支书,要不就留下来吃顿饭呗,我让彬子去买两条鱼,割两斤猪肉...”

  “不了不了,家里头还有事儿。”

  送走了张支书,屋里头就剩下两家人,话题也就拐向了俩孩子结婚的事。

  还是按照先前谈的三百六十六礼钱,徐家这边准备新房、五斗橱、搪瓷脸盆、暖水瓶等,至于迎亲需要用的自行车,徐文彬一口应了下来,到时候他会去县里买一辆新的。

  除了这些以外,还要准备两千响的大地红鞭炮,可以在供销社购买,就是工业票难搞了一点,徐文彬打算跟自行车一起买回来。

  而女方需要准备的陪嫁则是许家这边备齐,实际上也就十铺十盖和樟木箱子。

  樟木箱子里头要装着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意为早生贵子。

  这些都是婚礼前就得准备的,而办大席的席菜,男方要准备当天现捕的鲅鱼、黄花鱼、梭子蟹和对虾。

  女方则要准备山蘑菇、野兔、地瓜粉,都是些能在山上猎户家里换到的东西。

  剩下的就是龙凤烛跟拜堂用的红地毯了,这些村里的供销社都有。

  至于喜烟、喜酒、喜糖这些自然是徐家提供。

  喜烟呢,就是大前门,红底金字,看着就喜庆。

  喜酒就用掺了水的即墨老酒,即使客人喝得再多,也只会微醺不醉。

  而喜糖,原本徐父打算用光屁股糖(无包装水果硬糖)就好,但徐文彬还是想去县里买点正经牌子的糖,这个问题就暂时搁置。

  俩孩子情投意合,两家也再无什么重大分歧,所以谈得是相当顺利。

  临近中午,徐文彬就借着出来买鱼买肉的名义带上许月杉出了门。

  走在去码头的路上,徐文彬从兜里掏出包着的手绢。

  “这些你拿去用吧,我在家不花钱的...”许月杉刚说了一句,就被徐文彬给塞进了手中。

  “我这两天可挣了不少嘞,”徐文彬信心满满地说道:“昨儿在那秋子家里,还拜托他打听三转一响的事儿呢。”

  “嗯...现在那些都不用买了,你别忘了跟人家说一声。”

  “咋能不买?到时候接你过门儿,总要用到自行车的,还有缝纫机,”徐文彬看着不远处的码头,想到了不经意间瞥到许月杉手上的伤口,他轻声说着,“一个是去镇上方便,再一个,到时候你在家里就不用再一针一线地缝衣裳了。”

  其实他还是想将三转一响全都买下来,也不单单是为了娶月杉过门儿。

  除了自行车和缝纫机是刚需外,他还想在海上偶尔用手表看看具体时间。

  还有收音机,这时候虽说能搜到的台不多,可却是个能听天气预报的好东西。

  徐文彬和许月杉两人边走边聊,走得速度不快,但路总有个头儿。

  两人来到孙高义家,这会儿收购站还没开门,徐文彬上去拍了拍。

  没想到只是轻拍了一下,木门就“吱呀”一声打开,里面传出孙高义的声音:“进来吧,知道你中午要来,给你留着门呢。”

  可能是头一回闻到这么重的鱼腥味,许月杉还不是很适应,忙用手摁住了鼻子。

  “你就在外头吧,我进去就好。”徐文彬交代一声,刚走进去就见屋里摆着个装了鱼的鱼筐。

  这时,孙高义也从里面走出来,指着地上的鱼筐,“这些都是给你准备的,里边有条加吉,两条鲅鱼,还有两条红娘子。”

  红娘子是他们这边的俗名,学名叫短鳍红娘鱼,头部是大红色,身体粉红带着斑点。

  随后他又指着桌上的布袋,“这里边有八条明虾,你一块带回去,有这些摆一桌就够了。”

  徐文彬仔细想了想,“孙哥,就照着这些再帮我拿一份吧,中午也有客人。”

  孙高义意外地看了他一眼,就去屋子里挑鱼了。

  两份摆桌材料,总共从兜里掏出三张大团结来,结了账。

  这些摆桌用的海货要么看着喜庆,要么就是肉质好吃,都不是太便宜。

  临出门前,徐文彬还问了声:“你现在没事儿吧?现在就上我家?”

  “还有点事儿,你先回去准备吧,估摸着下午就到了。”

  “行,记得来啊。”徐文彬拎着鱼筐告别了孙高义,来到许月杉的旁边,将鱼筐又从右手转到了左手上,“走,去买猪肉。”

  两人来到供销社,这次割了有五六斤猪肉,问许月杉有没有想买的东西,答案自然是摇头。

  他便从柜台上拿了串海红果蘸汤串成的糖葫芦递给许月杉。

  就是可惜这会儿没有大白兔奶糖,上辈子许月杉很喜欢那个,但也是偶尔才舍得给自己跟他买上两个。

  等两人回到家时,邹巧华经徐母的调解也安心不少,看到一筐的鱼,纳闷问道:“怎么买了这么多?”

  以前可是只有在吃大席的时候才能见着这些,徐大嫂带着个五岁的孩子不太好在这待着,屋里就只有两家六口人,这么多显然是丰盛到浪费了。

  “婶子,这是买了两份的,我这边儿下午还有个客人。”徐文彬解释了一声,主要是不想让这未来丈母以为他是个花钱大手大脚的家伙。

  “客人?啥...”邹巧华刚想问一句,就被许国庆碰了下,住了嘴。

  徐文彬笑了笑,也不瞒他们,“前两天捞上条好鱼,让人家上门收鱼来着。”

  听到这话,别说邹巧华了,就连许国庆都有点好奇,能让人家上门来收,可见鱼的价格肯定不差。

  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亲家挣了钱,也就意味着闺女也挣了钱,都一样。

  进了灶间,徐母本来没想着让邹巧华沾手,却是耐不住这亲家母非要帮忙,又不怎么会做鱼,最后只能让她做了两个猪肉菜。

  就在她们忙活之际,徐文彬走了进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