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回1982渔村生活

第56章 汽车上的消息

重回1982渔村生活 疯兔十三 2557 2025-05-10 13:31

  徐母率先拒绝道:“那咋行?我们这院子又不是不能住了,盖啥新房?”

  一旁的徐父也应和道:“对,不用盖新的。再说你那钱着啥急还给我们?有了媳妇,以后就不管我俩老家伙啦?”

  徐文彬放下搪瓷缸子,言辞恳切道:“那总不能你们二小住砖瓦房,你们二老还得住这一下雨就没法睡的土坯房吧?”

  “这墙都裂了缝了,你们住在这儿我也不放心不是?”

  “到时候咱们父子三家都挨着,吃饭的时候都不用再跑来跑去地叫了。”

  “你们想看我大哥家儿子了,或是我儿子...”

  说到这里,徐文彬竟是卡顿住了。

  上辈子许月杉走后,之所以他会孤苦无依地一个人待在养老院里,正是因为年轻时候怀着孕的许月杉出了意外导致流产。

  此后两人尝试过很多次,始终没能再怀上。

  后来去了县里的大医院检查,说是啥基底损伤,一辈子都无法再生育。

  他还记得检查结果出来后,许月杉躺在床上跟他说让他再找一个能生孩子的...

  这也是他提到自己的孩子时会停顿下来的原因。

  见他面色不对,徐父、徐母两个人都是疑惑地看向他。

  很久之后,徐文彬才回过神来。

  许月杉流产那都是上辈子的事了,既然结婚这事都能被他改变,那流产的意外,也肯定能不再发生。

  想到这,他再次自信地微笑起来,“到时候你们想看孙子、孙女了,也不用跑上老远了对吧?”

  “话是这么说,但你得想想你大哥家...”徐母也没再多说什么,而徐文彬却是已经明了。

  先前林子哥结婚,徐父、徐母也是给垒的土坯墙,那时候才花了七八十块。

  如果徐文彬这边在土坯墙的旁边盖个砖瓦房,说是自己挣的钱,可能还不会说什么。

  但当爹娘的徐父、徐母又起一间自己住的,那就得挨上一顿的说叨了。

  徐文彬叹了口气,也知道自己是欠考虑了些,没把大哥跟嫂子考虑进去,尤其嫂子今儿还那么护着他...

  即是这样,那帮大哥挪到大爷船上可就不够了,还是得让他也多挣些才行。

  他不是不能出钱一起帮大哥把砖瓦房给翻盖出来,主要是怕开了这个头,以后就停不下来了。

  摩挲着光滑的下巴,他的眼珠子滴溜乱转,主意又转到了二大爷家那条触礁搁浅的拖网船上,寻思着是不是该跟二大爷他们接触一下,给报个价?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要是让二大爷知道他想买船了,恐怕要价比那些外人还要高上不少。

  郁闷!

  不想了,还是先联系好镇上买材料,然后找几个盖房的好手吧。

  这时候徐父看着他发愁的样子,说道:“我跟你娘的那些钱,别急着还。现在近海上有东山村的人,近一段时间咱俩还不好说能不能出海呢。”

  “盖个屋要六百,到时候再给了礼钱,也就不剩多少了。”

  徐文彬轻嗯了声,他想了想又道:“海肯定是要出的,大不了咱们跟别的木船隔开,挑晚上去。”

  “今儿晚上啊?”徐父也想起了用手电筒光吸引鱼群的事儿,刚才算了下账,就感觉钱根本就不够花,此刻也是立马心动起来。

  “还是先等我去镇上买好材料再说吧,打鱼不急。”

  既然已经商量妥当,徐文彬就和徐父分头跑,徐文彬去镇子上买砖瓦、水泥。

  因为西山村里大都是靠打鱼为生的渔民,所以盖房子的帮工还得是徐父去外村里找。

  前几年那帮人刚给徐文林垒的屋,这几年倒也没出什么大问题,这次再找也就方便了。

  赶在张支书下班前,徐文彬就去开了封介绍信。

  这时候想要买砖是需要介绍信的,到了镇上还要把介绍信交给公社,再让公社批条子到砖厂。

  第二天一大早,徐文彬就又坐上了去镇上的公共汽车。

  这几天隔三差五都要跑一趟镇上,颠簸得他都已经习惯了。

  车上的人还挺多,似乎都是前面几个村子的。

  徐文彬这回也就带了钱跟介绍信,也没什么行李,就随便找了个后头的座位坐下。

  等车开起来,前头几个粗布装束的汉子就自顾自聊了起来。

  其中那名穿着蓝色外套,戴着个帽子的汉子起了话头:“老梁,你不是渔民吗?今儿这么好的天,咋有空去外头了?”

  他口中的老梁就坐在他的旁边,是个五十来岁的汉子,他拍着大腿道:“害,李老伙计,你是不知道啊。这两天,那东山村的海盗跟发了疯一样,就在浅海开着拖网船四处晃悠。”

  “以前还会隔三岔五地来,给我们一点鱼捞,现在呢,但凡见着他们的影,跑都跑不了。”

  “这不昨儿个一天,又白干。”

  李姓汉子闻言,问道:“那你们就没去镇上找找公安?”

  “找啦,没用!”那梁老汉一提起这个似乎更来气了,“是见着那公安开船来了,可每次都不是时候。”

  “回回等公安走了,那些个东山匪啊才会出现。”

  李姓汉子也叹口气,顺着说了句:“这年头真是啥生意都不好干。”

  “嗯,你呢?你要去镇上还是县里头啊?”

  “我这回是去砖厂,去年时候排的队,昨儿通知我能去拉砖了。”

  “村里那拖拉机还有任务,没借上,我这不就得先去砖厂问问,看能不能用他们厂子里的拖拉机。”

  听到这里,徐文彬心中一突。

  排队...这年头买砖还要排队的吗?

  忽然间他想起了村里供销社永远见不着的三转一响,这才反应过来。

  也对,现在这砖厂还是沿用的老手艺,成砖的速度快不起来。改革开放以后,不少人手上都能有个余钱,翻盖房子的事也就普遍了很多。

  徐文彬叹了口气,终归还是想少了一层,如果没了砖瓦,怕是只能先盖个土坯屋了。

  先用土坯屋办事儿,等红砖下来后再翻盖?

  这样也行,起码有地方结婚,还不用整天担心下雨延误工期啥的。

  想是这般想,他也没急着下车,早点去能早点排上不说,起码这会儿下车可是不退票钱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