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跟家里人坦白
“陈老三……你说的是真的?”
哪怕再相信陈望海都好,这个时候张世光还是破功了。
他眼里满是不可置信。
什么时候工作就像烂白菜一样了。
陈望海就去了一趟县城,就带回来了四份工作?
而且听陈望海的意思,要是他家的粮食或者钱足够多,甚至能把两份工作都买下来。
“当然,不然我闲着没事过来找你干嘛?”
白了眼张世光,陈望海对他说道:“虽然还不知道具体的价格,但你囤的那三百斤粮食肯定是不够的。”
“今天晚上好好跟大队长商量一下。看他希望你买哪一份工作,争取得到他的帮助。”
“反正上班之后,每个月都有定量和工资。你一个月还一点,一个月还一点,很快就能还完了。”
听到陈望海的话,张世光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任性的时候。
他点头笑着道:“放心吧陈老三,我还没糊涂到这个程度。”
“明天早上我去你家。”
“对了,金枝姐那边有需要帮忙的吗?别不好意思开口啊。”
这话张世光显然是在开玩笑了。
陈望海也笑着回应道:“真遇上事了,你觉得我会不好意思吗?”
“这事现在被我娘接手了,她打算往大里闹。估计很快你爹那边就会知道了,到时候你帮着说几句好话。”
……
从张世光家出来,陈望海直接就回家了。
跟他从县城回来时不同,这个时候,家里笑声一片。
蒋桂英、张妮萍、陈金枝三个女人,她们在聊着明天去街道办的事情。
陈壮实、陈建设,这对父子被恩准在大厅里抽烟,这会儿正好不乐乎的。
房间里,陈星月、许大丫两个小丫头不知道聊到了什么,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陈望海回到来,见到这一幕,他的脸上就不由的露出笑容。
跟蒋桂英说了一声,陈望海就先回房间了。
今天早上从起床起,他就没停过。
刚刚又跑了一趟县城。
可以说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这会儿陈望海都累到了极点。
不过回到房间,他还是先将明天要用到的粮食拿出来。
将它们塞到床底下,还有房间里的各个死角。
等忙活完这些,陈望海这才休息。
……
傍晚,是陈金枝过来喊陈望海出来吃饭的。
饭桌上,蒋桂英率先说了,一会儿她要带张妮萍和陈金枝出去。
让陈望海或者陈建设,两人谁一会儿把碗筷洗了。
陈望海、陈建设都没有意见。
因为他们家,从来就没有家务活只有女人干的道理。
吃完饭,蒋桂英三人很快就出门了。
最后还是陈建设把洗碗的活给揽了过去。
正好,陈望海打算和陈壮实说一下,第二份工作的事。
父子两人来到大厅。
陈望海先将自己囤了六百斤粮食的事和陈壮实说。
这都还没讲到第二份工作,陈壮实就被吓得不轻了。
忙不停的追问陈望海,这些粮食都是从哪里来的。
没办法,陈望海只能将自己钓鱼卖钱,然后囤粮食的事说一遍。
至于为什么囤粮,这一块陈望海直接就糊弄过去了。
好一会儿,陈壮实这才消化掉陈望海带来的震惊。
正当他想要说什么的时候,陈望海又抛出第二份工作的事。
这个时候,陈壮实连呼吸的声音都重了几分。
他的眼睛紧紧的望着陈望海。
半响,陈壮实这才干哑着声音,说道:“臭小子,还有多少事是我不知道的?都一块说出来吧。”
说这话时,陈壮实看陈望海的眼神充满了复杂。
他意外于陈望海囤粮食和找工作的事。
但又十分的欣喜。
这年头,工作多珍贵啊?
打个比方。要是在乡下,你能有一份工作,保准第二天,家里的门槛就会被各个媒婆踩烂。
这可是能当传家宝的东西啊。
而陈望海,则是在没有家里人的帮助下,硬生生囤下来,近乎两份工作的粮食。
牛逼!
这一刻,陈壮实是兴奋的。
这天底下就没有哪位父母,不为孩子们的出息感到骄傲。
大约五分钟,陈壮实才勉强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他看向陈望海。
而陈望海的脸上,他笑容从来都没有停过。
不知道为何,陈望海心里涌现出一股自豪感。
“没了。”
“爹,我保证这就是最后一件事了”陈望海摇摇头,连忙保证道。
说完,陈望海就说希望陈壮实能替他,把这件事和蒋桂英说一下。
陈壮实还没有答应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的陈建设,就先声夺人道:“这有什么难的,大海,我替你说。”
这个时候,陈建设满脸都是笑容。
他是真的为陈望海感到高兴。
刚才因为陈壮实的声音太大了,陈建设都以为父亲和弟弟产生口角,连忙进来想要阻止他们。
没想到就听到了陈望海说的两个事情。
“用得着你说?”
听到陈建设的话,陈壮实连着甩了好几个白眼过去。
这可是给自己长脸的事情。
儿子出息了,老子大大的骄傲。
用得着你个二愣子出头?
被陈壮实怼了一声,陈建设也不郁闷,憨笑的揪了揪后脑勺,就又出去洗碗了。
大约晚上八点钟,出去的三个女人就回来了。
一回来,陈壮实就迫不及待的将这件事跟蒋桂英说。
这个时候,蒋桂英三人气还没喘平呢,就听到了陈望海也找到工作的事。
当即蒋桂英就把陈望海找来。
没办法,陈望海只能又将跟陈壮实说的话复述一遍。
滴答,滴答……
家里大约安静了一分钟。
只能说蒋桂英不愧是蒋桂英。
三个人里,还是她第一个反应过来。
陈壮实没有问的,陈望海工作的厂子,还有岗位,她都问了。
以及陈望海之后打算怎么办。
听完蒋桂英的话,这时候,家里面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陈望海。
“娘,我是打算到时候在县城租个房子。”
“大姐的那份工作是在食品厂。我就在食品厂和钢铁厂中间,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房子。”
“这样我们住一块,平常也能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