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扣俸禄二将寒心,散金银鲍隆归降
“那与我一同来的将领名叫鲍隆,是我的挚爱亲朋。
我们两人都是猎户出身,后来一同到赵范手下当兵。
因我二人武力出众,被赵范看中,让我们做了桂阳的军官,统领军队。
这次赵范听说您带兵前来,找我二人商议军情。
我们两人有眼无珠,不识公子本事,带了五千兵马来与您野战。
结果您也看到了,不是您的对手。”
陈应把自己知道的情况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刘贤听完之后,觉得与自己预料的差不多,荆南四郡当中,果然是这桂阳最弱,自己这个软柿子是找对了。
他听到陈应说与鲍隆关系良好的时候,想到了一个主意。
“陈将军,听你说你与那鲍隆关系良好,我想问问你,可否劝那鲍隆开城投降,让我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东平?”
陈应没想到刘贤会这么问自己,他脑袋飞速运转,思考着此事的成功率。
良久,陈应抱拳,不确定地说道:“我与鲍隆关系良好,他应该与我相同,同那赵范没什么忠诚可言。
但是我也拿不准他具体是如何想的,不过我可以试一试。
鲍隆贪财,赵范见天克扣军饷,我们两人的俸禄只能拿到一半。
如果公子您能出些钱财,想必鲍隆应该会弃暗投明。”
刘贤听完陈应的话以后笑了。
这桂阳二人组有点意思,一个威武能屈,一个富贵能淫,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贫贱能移的人在。
在刘贤眼中,钱不算什么,只有花出去的钱才是有价值的钱,留在府库中吃灰的钱没有任何意义。
“不就是钱吗?我给。
鲍隆一年俸禄六百石,我出双倍,折成五铢钱和绢帛给他。
只要鲍隆投降,同样的钱财陈将军你也有一份!”
陈应张大了嘴,被刘贤这挥霍的手笔震惊到了。
自己刚才说的还有些水分。
那赵范克扣的军饷不是五成,而是七成。
自己和鲍隆两人是猎户出身,对这些出身良家子的士兵们很是同情。
就算鲍隆贪财,多少也会拿出一些俸禄来接济士兵们,而陈应拿的更多。
陈应不顾肩上刚包扎好的伤口是否开裂,连连向刘贤作揖。
“要是如此,此事可成!”
刘贤得到陈应的答复之后,便命人去准备钱帛之物。
同时他也很细心地让陈应先回去养伤,待明日一早,自己便放他回去,让他劝说鲍隆。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刘贤的大手笔已经让陈应归心了,刘贤自己也看出来,所以他放心放陈应回去。
就算陈应反悔,也不过是回到起点,重新作战。
无论如何,对方大将伤了一员,优势在我!
陈应在营中养了一晚之后,第二日天一亮自己就提出要动身。
“公子放心,我不是诈降,急着返回去和您继续为敌。
而是想要早些让鲍隆归顺于您,给这些士兵好日子。”
陈应说话还是有些中气不足,但是他语气中的诚恳让刘贤明白了他的心意。
刘贤本想拍拍陈应肩膀,手刚抬起来就想到了他肩上有伤,便换成握手。
“祝陈将军马到成功。”
陈应骑马返回东平城中。
城上士兵见到是陈应孤身回来,又没有看到身后有刘贤的追兵,赶紧给打开城门放陈应进城。
陈应来到鲍隆面前,此时鲍隆已经知道陈应回来,正要出去迎接他。
“你怎么样?我还想着如何救你呢?
我想了一夜,单凭我是救不了你了,所以赶紧写信向赵郡守求援,等援兵来。
但我没想到,你今天自己就回来了。”
陈应没有撒谎,鲍隆和他是真有交情。
陈应看着周围人多嘴杂,上前靠近鲍隆耳语,要两人单聊。
鲍隆会意,于是打发手下人出去巡逻,自己和陈应两人来到一处偏房,将门窗紧闭。
“说吧,什么事?你不会投降了吧?”
看到陈应独自回来,鲍隆就隐隐有所猜测。
“是,我投降了。
咱们两人的关系在这,我就不跟你说那些虚的了。
只要你投降,刘公子愿意给你年俸的两倍,也会给我同样的一份。
我回来的时候,钱帛已经都准备好了。”
陈应直接把条件摆明,让鲍隆选择。
“真的?!两倍!我这几年挣的都没有这么多。
赵范那厮说的好听,但是钱我是一文都见不到。
而且咱们那些同乡被他强征而来,没有俸禄,家中老人孩子都没法养,还是靠我们时不时的接济。
这样的日子我早就不想过了,他要不是郡守,我都想一刀捅死他。
我相信你的判断,既然你觉得刘贤可靠,那我就投了,调转枪头,去捅那赵范的腚眼!”
鲍隆早就受够了,听到陈应的劝降,当即同意。
陈应和鲍隆两人先是把经常受自己接济的人找来,向他们透露自己要投降的消息。
这些人深受两人恩情,当然同意。
接着他们又拉拢了一些对赵范不满之人。
最后那些赵范放在军中的眼线死忠,根本不是他们对手,被他们泄愤一样的打死了。
陈应是一早去的,鲍隆是日上三竿降的,整个过程相当顺利,就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东平就落入了刘贤的手中。
随之还有鲍隆与陈应麾下的五千士兵也归降了刘贤。
刘贤兑现了承诺,两车财宝在入城的第一时间就给到了陈应和鲍隆手上。
陈应大气,直接分出一半,发给了投降的士兵。
鲍隆看到陈应这么做,咬咬牙,心疼地也拿了一半钱财出来,分润给士兵。
刘贤听说了两人的举动之后,大为高兴。
因为陈应办事很有章法,他送出钱财是以刘贤的名义发的,是在为刘贤收拢人心,同时让士兵得了实惠。
刘贤见状,直接大手一挥,两人散去多少,他就给两人补上多少。
鲍隆失而复得,心里对刘贤的忠诚直线上升。
而陈应也被刘贤的举动打动,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刘贤在东平休整一天,留下些老弱士兵驻守,带着剩下的军队向郴县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