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谁还不是个汉室宗亲了?

第101章 庞统套话张子乔,张松回忆西川事

  从张松的话中,庞统先是听出来张松对自己的感觉尚佳。

  这个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两个同病相怜的人之间想要抱团取暖罢了。

  两人都生得面丑,平日里肯定没少受过这方面的打击,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忍受。

  现在见到了对方,突然发现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一样。

  至于张松后面害怕庞统因为官职太高而拒绝,则表明了张松对官职权势是有追求的,而且还不小。

  结合张松现在别驾这个官职,再结合他的长相,庞统有理由推断,张松在益州肯定没有什么实权,而且还被不少人针对。

  “子乔兄说笑了,咱们二人一见如故,我又岂会用官职压人。

  再说了,官职什么都是虚的。

  只要州牧和公子对我信任有加,即便我是一介白身也无人敢小觑于我。”

  庞统准备再试探一下张松。

  张松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身为长史的庞统居然会这么说,这在他看来有些意外。

  州牧长史,说白了就是辅佐州牧处理行政方面的工作,在别的地方也能插上一手。

  六百石的俸禄不算少,至少比他这一百石的别驾强。

  至于张松这个别驾,没有什么实权,或者说他没有什么实权,只能为州牧出出主意,相当于一个顾问的角色。

  “贤弟,这话不能这么说,若是让外人听到了,在荆州牧或者刘公子面前说你几句坏话,可就麻烦了。”

  张松确实与庞统一见如故,现在的他已经有点交浅言多了。

  庞统现在更加确定了,张松在益州一定是受到排挤的一方。

  张松现在是把益州那一套代入到了自己身上。

  可益州不是荆州,刘璋更不是刘贤。

  庞统故作惊异地说道:“子乔兄,你恐怕不了解我荆州啊。

  我荆州自荆州牧、公子以下,大家都是团结一致,彼此之间互相帮助,没有什么龌龊。

  如果有多余的精力,也一定会把它投入到建设荆州当中,不会用来政斗的。”

  庞统说的倒也没什么错。

  荆州目前真要是论起派别来,那就只有一个派别,就是荆州本土派。

  本来荆州世家之间彼此也有一些摩擦,原来有时会爆发一些冲突。

  可是现在随着蔡、蒯两家北上,黄家折了黄祖之后一蹶不振,庞家本就是四家中最弱的一家。

  如此一来,在赤壁之战过后,荆州地界上已经没有了独领一方的世家大族。

  没有大世家,那后面中小世家便可以向上摸摸边界了。

  马家、习家等世家,已经有了后来居上的势头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现在的荆州处于一个上升期。

  上升期嘛,只要不出什么大岔子,怎样都是和谐的。

  可这番话在张松耳中就像是听天书一样,不敢置信。

  相较于破后而立的荆州,自刘焉以来,统治了二十年的益州可就不是如此了。

  刘焉当初以侍中董扶一句益州有天子气从而向朝廷提出废史立牧,自请出任益州牧。

  当时的太仓令赵韪是益州人,弃官与刘焉一同入蜀。

  可那时益州有逆贼马相、赵祗等逆贼假借黄巾的名义,为祸益州,致使道路断绝,刘焉入蜀不得。

  这两人先杀绵竹令李升、又攻破雒县,杀死郤俭。

  马相野心膨胀,直接自称天子,又杀巴郡太守赵部。

  益州乱局如此,刘焉也只能暂住犍为,等待时局变化。

  幸有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杀败二人,平定叛乱,迎接刘焉入蜀,这才让刘焉坐稳了益州牧的位置。

  可是刘焉来益州不是为了做州牧的,他是想做天子的。

  信奉谶语鬼神的刘焉,遇上了长相艳丽、懂得术士知识的张鲁之母。

  干柴遇烈火,老树又逢春。

  这么一看,刘璋和张鲁之间,那还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呢。

  刘焉既为了自己,又为了讨美人欢心,于是让张鲁、张脩两人带军攻入汉中,杀了汉中太守苏固,占据汉中。

  可是张鲁早就对自己母亲与刘焉搞在一起有所不满。

  得了汉中之后,张鲁杀了张脩,隔绝交通,稳固关隘,自己割据汉中,做了他的张师君。

  益州官员逼迫刘焉杀张鲁之母。

  刘焉虽有不舍,但还是杀了她,但刘焉与益州官员之间的裂痕也开始出现。

  之后刘焉开始打压益州世家,准备收拢益州之权于己身。

  这一下则是触碰到了益州世家的底线,之前支持刘焉的任岐、贾龙起兵反叛刘焉。

  可刘焉虽然昏钝了一些,可他多年在幽州与乌桓、鲜卑打交道的经验,让他早早拉拢了一批青羌兵。

  刘焉借助羌兵之力,击败了任岐与贾龙。

  自此之后,其更加得志,仗着与长安之间的通路被张鲁截断,半独立于朝廷,竟敢制造天子乘舆车具。

  以一句七十年后的名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那就是刘焉之心,路人皆知。

  时李傕郭汜二人祸乱三辅,三辅中不少士人民众纷纷南下,前往益州避祸。

  刘焉收拢这些人为己用,以西川为对,将其称为东州士。

  这些人在益州就是无根之木,无水之萍,只能依靠刘焉。

  但是这些东州士的到来,无疑侵犯了原来益州世家的利益。

  这次,连辞官跟随刘焉入蜀的赵韪都起兵叛乱了。

  刘焉借助东州士的力量平定了叛乱。

  但是这次叛乱也让他明白了如果过分逼迫益州世家,那益州将永无宁日。

  刘焉于是搞起了平衡,以东州士来对抗益州世家,但是控制着两者间斗争的烈度。

  在刘焉死后,他的幼子刘璋继位,成了新任的益州牧。

  与他两个谋划除贼而死的哥哥相比,刘璋可就没有什么主见可言了。

  在刘璋的统治之下,东州派与益州派之间的斗争开始朝着控制不住的方向滑去了。

  对于此,刘璋采取的两不相帮的策略。

  或者说是两者都帮的策略。

  只要哪方说的让刘璋觉得有理,那刘璋就会采用他的建言。

  于是,益州出现了不少朝令夕改,或者南辕北辙的政令。

  失去了益州牧刘璋的支持,外来的东州派肯定不是本土益州派的对手了。

  现在的益州,逐渐成了益州派的一言堂。

  本来益州派掌权,对于益州本地人的张松来说,应该是件好事。

  可是张松家门虽然不差,但是家族的资源都用在了他哥哥张肃身上。

  张松因为他的长相,在益州派这里根本得不到重用。

  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张松结识了东州派的法正。

  这两人也是一见如故,之后法正便用了自己的门路,让张松做了刘璋的别驾。

  这一下,张松在益州派的眼中,那可就是一个大叛徒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