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尾声
旌旗漫卷,烈日灼烤着河北平原。大军阵前,两员虎将并辔而立——颜良横亘长杆厚背大刀,刃口寒光如冰河乍裂;张郃掌中丈二点钢枪,枪缨浸透旧血,暗红刺目。
而对面的董顺,骑白马擎戟,背后赤色披风如他为人一般张扬。
霸穿方天戟的月牙刃映着日光,划出一道逼人的弧线。
“吾乃河北上将颜良!小董贼,拿命来!”
颜良暴喝如雷,战马人立而起,厚背大刀撕裂空气,化作一道银瀑当头劈落!董顺戟杆逆势上扬,“铿”的一声,金铁交鸣炸响,震得阵前士卒耳膜刺痛。
刀戟相抵的瞬间,地上的碎石被大力震得纷纷跳起。
董顺赞道:“不愧是河北第一刀!”
围观的袁军爆出震天喝彩,却见董顺陡然旋身卸力,戟刃贴刀脊滑削颜良手腕——这一式“速行天”,逼得颜良急撤半步。
董顺把刀法融合进戟法,已经是圆融无碍,堪称炉火纯青。
正欲追击时,张郃如鬼魅骤至!长枪毒蛇般钻向董顺肋下死角,枪尖嘶鸣如蜂群。
董顺以一敌二,丝毫不惧,他猛夹马腹,白鹄会意侧跃,戟尾反撞枪杆。“铛!”火星四溅中,张郃只觉枪身剧颤,暗惊:“此子借力之巧,竟到了这个地步!”
颜良刀锋再卷土重来,刀势如狂涛连斩,张郃枪花点点封堵退路。双将合击之下,董顺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腾挪纵横,硬是没有倾覆。
朝廷军士兵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忽见董顺大吼一声,如同晴天霹雳!
董顺浑身气势攀升,戟影陡然暴涨!霸穿方天戟搅动气流,月牙刃划出密网——一戟格开颜良力劈华山的刀势,再一戟月牙锁死张郃长枪!
一刀一枪同时压在戟上,金属摩擦的尖啸声中,颜良臂膀筋肉虬结,刀身却难进分毫;张郃惊觉枪如陷泥潭,冷汗浸透铁甲。两军阵前死寂无声,唯闻战马粗重喘息。
“破!”董顺大喝一声,浑身筋肉暴起。画戟如怒龙翻腾,悍然震开双兵!颜良大刀脱手斜飞,插进黄土嗡鸣不止,张郃虎口崩裂,长枪脱掌。
电光石火间,董顺戟杆回扫张郃胸甲,“咔嚓”骨裂声骇人心魄;戟刃倒卷如新月,直劈颜良面门!颜良仰身急避,盔缨被齐根削飞,发髻散乱披肩。
张郃受了伤,转身便逃,心中暗暗后悔:我打赢了公孙瓒,有些膨胀了,没想到这董顺如此了得!
烟尘散尽,董顺长舒一口气,画戟斜指苍穹,血珠顺刃尖滴落,在黄土上绽开猩红之花。
地面剧烈震动,蹄声隆隆,马超率骑兵从侧面发起冲击!
骑兵部队如烧红的铁钳插入油脂之中,轻而易举地瓦解了颜良和张郃的阵型。接下来就是无情的杀戮!
颜良骇然失色,不得不后撤逃命。
马超心中暗喜,好!斩颜良的功劳归我了!
冷不防军中冲出一个红脸长须的大汉,骑着马就直取颜良。
马超大急:关羽你要抢我人头是不是?颜良是我的!
“关云长,你慢点!”
关羽转头对着马超一笑,不但不放慢,反而加快了速度。
他本不是那种争功之人,但不知为何,一看到颜良,他体内就涌起一种冲动——我就是要斩颜良的!自古以来,关羽就是要斩颜良的,这是宿命!
就在此时,董顺搭弓引箭,低吼一声:“中!”
随着箭矢的破空利啸,颜良应声倒地,再起不能!
马超一拍脑袋:“君侯又抢人头!”
关羽停下马,笑着摇头。
士兵们高声欢呼:“君侯万胜!”
欢呼声直冲云霄,董顺军摧枯拉朽般获得了此战的胜利。
八计全破,当淳于琼、吕旷、颜良、高览的死讯传到袁绍耳中,袁绍只感觉一股腥甜的血直冲脑门,让他眼冒金星!
好好的局势,怎么崩了?
袁绍强行忍住喉头的血,一言不发的去休息了。
次日,噩耗再次传来,新任命的钜鹿太守刘备向董顺投降,冀州版图竟是半入董顺之手!
袁绍终于忍不住,一口鲜血喷出来,昏厥过去。
接下来的战斗更无悬念,董顺携雷霆之势,一路碾压,转斗千里,平定河北各郡,袁绍不得不拖着病躯逃亡辽东,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以董顺获胜而告终。
当将领们纷纷劝告董顺往辽东追击时,董顺却以春耕为由退兵了。
袁绍在辽东苦等曹操的救援,然而如此遥远,曹操如何能至?退一万步说,就算做得到,曹操也不会做。
一年之后,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送来了袁绍的头颅,董顺表他为北平太守,至此北方平定。
董顺被封为冀州牧,怀侯。
三年之后,董顺以张辽、马超、徐晃、王双、关羽、张飞、赵云为将,一路向南进攻,发动了官渡之战,在官渡打败了曹操,随即消灭了徐州的吕布,然后剿灭了称帝的袁术。
五年之后,董顺走下长坂坡,一心要那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任命关羽为水军都督,一战灭荆州刘表,再下赤壁,让扬州孙策称臣。董顺进爵凉王,加九锡。
再有两年,刘备打败了逃至益州的曹操,被董顺表为益州牧。曹操逃窜到交州,不敢再窥中原。
至此,天下一统!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