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附赠服务
韩启不急不躁的问:“师师姐知道我给姜若晴她们卖歌时,报的价格是多少吗?”
“听若晴说了,四十八万,但这个价格还是高了。”
韩启明白,自己不能像忽悠姜若晴那样忽悠刘师师。
他只好道:“我可以免费赠送师师姐拍摄MV的服务。”
“我这是为电视剧买的歌,还需要MV吗?直接拿电视剧的片段就行。”
“师师姐,你这个想法不对。如果是剧组买的歌,版权就在剧组手里了,往后你想唱,还需要跟这部剧的制作方申请使用许可,这多麻烦。倒不如你自己买下来,版权就在你自己的手里,你再想办法卖给剧组,反手还能赚个十几二十万。”
刘师师还觉得韩启说得有道理。
她看向一旁的经纪人。
经纪人也听到了韩启刚才说的话。
她思量了一番。
《步步惊心》是糖人影视的制作,刘师师也是糖人影视的艺人,而且是公司一姐,如果她买下这首歌后,虽然不方便再让《步步惊心》的剧组花钱购买这首歌的使用权,却可以借此向公司换取其他方面的资源。
有些资源的价值要远在二十万之上。
公司必须得给刘师师这位一姐面子!
而且往后刘师师要独立出去,创办自己的工作室,到时候也无需再向糖人影视购买这首歌的使用权。
于是她向刘师师郑重点头。
不过刘师师却不会对韩启说实话,她故意压价:“《步步惊心》这部剧就是我公司拍的,我是公司一姐,又没打算以后独立出去,所以版权在剧组手里,和在我手里几乎没什么差别。”
“师师姐,有备无患嘛,你现在没想着独立出去创办自己的工作室,但以后呢?人的想法是会随时间改变的。”
韩启可知道刘师师在2016年合约到期后,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
但刘师师仿佛压根不听劝:“三十万吧,看在你的这首歌确实很好听的份上,我给你一个业内大拿的价格。”
“师师姐,业内大拿也不是这个价啊。”
“那你说多少?”
“三十五万,真的不能再少了。而且不管你要不要,我也照样给你附赠一个免费拍摄MV的服务。”
刘师师故意沉默了一会,才缓缓开口:“行吧。”
一般拍摄MV,请普通级别的团队都要花费五到十五万元。
她见过韩启的拍摄能力。
从她的眼光判断,以韩启的水平去拍MV,至少也值十万。
所以这换算下来,她实际购买这首歌,花了二十五万,比她原本的报价还要便宜。
“曲谱你什么时候给我?”刘师师问。
“稍等。”
片刻后,韩启把一张照片发给她。
里面拍着一张A4纸,上面画着五线谱。
韩启本身不会谱曲,但他能唱,所以只需去58同城发个聘请兼职的帖子,就会有音乐系的学霸级大学生找上门来,愿意为了五百块佣金,将他唱的歌写成曲谱。
甚至为此,在他的帖子下方还被人骂,怎么能出价五百块这么高,这不是扰乱了大学生兼职市场吗?
不过韩启相信有钱能使大学生推磨的社会真理。
况且,这五百块还有签订保密协议的要求。
而通过这条帖子,最后有三个大学生找上门来。
韩启拿着他们写好的曲谱进行比较,然后重新发帖,寻找会看谱唱歌的大学生。
等到第二批大学生过来,韩启让对方根据前面三位大学生写的曲谱进行清唱,他再判断前面那三位大学生谁写的曲谱最精准。
经过这番筛查,其中有一个小帅哥令韩启特别佩服。
自己唱的歌免不了会有一点点的跑调,但对方写出来的曲谱,准确率高达95%以上。
起码第二批大学生清唱他的曲谱时,韩启听着和前世听到的曲子差不多。
于是韩启果断添加对方的企鹅号,经过一番友好协商,双方正式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
刘师师并不知道这份曲谱出自第三方之手,她看着曲谱,虽然自己也不懂怎么看谱唱歌,但还是非常满意。
她主动开口:“韩导什么时候有空?我们见面签个转让合约?”
“只要是在首都见面,我随时都可以。”
“那行。”
挂掉电话。
刘师师挥舞着小拳头。
这一次她倒要看看《步步惊心》的导演怎么说,还敢不敢说自己接下来的这首歌只能当插曲?!
…………
而几乎同时。
姜若晴也登录着企鹅号,看到了韩启发来的视频。
她立马戴上耳机,坐下来,打开视频查看。
只不过这个视频里,韩启并没有露脸,只是露出了一把被握在手里的吉他。
随着韩启弹动琴弦,音乐逐渐响起。
只是她听着听着,哪怕见不到韩启的脸,却也越发觉得韩启很可爱。
尤其是韩启一开口,唱到第一段歌词:“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在你面前撒个娇,哎呦喵喵喵喵喵……”
这一刻,她理解了视频里韩启为什么没有露脸。
也特别期待看到韩启唱这首歌时的表情。
那一定很好看!
只不过这首歌好听是好听。
洗脑也洗脑。
就是有点上不得台面。
比如一些节日晚会,如果受邀过去唱这首歌,总觉得会怪怪的。
但她转念一想。
自己又不是什么天王天后,需要担心这些干嘛?
只要自己唱的歌能火就行。
管这首歌能有什么问题?
于是她正想在企鹅号上回复韩启,却骤然停手。
不行。
自己现在太激动。
如果这个时候和韩导谈价格,肯定会被吃得死死的。
她故意等了十几分钟,让心情逐渐平静后,才联系韩启。
“韩导,歌我听了,但如果我唱这首歌,会不会被人觉得是在装可爱?”
等了一会,韩启回复:“你不懂,这是甜歌,正好符合你的甜妹人设。”
“我就是担心唱完这首歌,粉丝们会觉得我是在装嫩。”
“你本来就很年轻。”
“那行吧,就是我总觉得这首歌不值三十万。”
哪怕姜若晴曾经因为姜向东得罪了韩启,给《天真的橡皮》报过三十万的价格作为赔礼,但后来她帮韩启做了不少事情,也算是道过歉了。
现在再花三十万买一首不如《天真的橡皮》的歌,她始终觉得不值当。
韩启只好再退让一步:“免费附赠MV拍摄服务。”
“好,成交!什么时候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