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逆天改命朱雄英

第36章 吕氏之死

  精致的琉璃瓶在烛火下泛着冷光,瓶上倒映这吕氏精致的面容,她怔怔望着琉璃瓶上晃动的倒影,却无心欣赏。

  这亲手交给春桃的琉璃瓶,仿若笑话一般,出现在这里,成了她的催命符,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吕氏瘫倒在地上,死死盯住琉璃瓶,眼神空洞,指甲深深陷进掌心,鲜血浸湿手掌,她却不知。

  神情恍惚间,过往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将她拽回那个改变命运的夜晚。

  她不知为何父亲吕本会深夜造访,眼底还跳动着隐藏不住的兴奋,对她说:有人愿助允炆登上储君之位。

  她本能的拒绝,眼中惊恐,她清楚的知道朱元璋的手段,又狠又毒。

  这是被诛九族的大罪,但是吕本说了很多,让她考虑一下。

  她只记得,父亲吕本意味深长的看着她,说道:“若能成功,你将成为大明皇太后,永享荣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句话犹如魔咒,印在心头。

  一个有野心的人,野心一旦被勾起,是如野草一般止不住的。

  吕氏就是这样一种人。

  除掉常氏,成为太子妃、皇太后、母仪天下,青史留名、这些诱惑如同扎根在脑海里,怎么也挥之不去。

  那晚,她彻夜未眠,她答应了。

  为了允炆,为了吕氏一门,她愿意赌上一把,更何况她不是一个人,后面还有很多人在帮她。

  以后的日子里,每一步都按照计划进行,如履薄冰,常氏产后暴毙,朱雄英夭折,一步一步。

  等到朱雄英夭折后,她突然有些不怕了.

  她跪在佛堂中诵经,嘴角却抑制不住地扬起。

  你朱元璋知道又如何?你还有得选吗?你自己亲自定的皇明祖训,难道还没开始就要推翻了吗?

  皇家丑闻,你敢公布吗?

  她躲在东宫深处,很窃喜,很得意,所有的计划进行的很完美,就连朱元璋都没查到任何蛛丝马迹。

  如今,只差最后一步,等到朱标早逝,允炆就是顺位继承人。

  她吕氏,东宫太子妃,她将贵为太后,受万人敬仰,青史留名。

  头戴凤冠,俯瞰众生,母仪天下。

  一切都是哪么美好。

  她很感激背后的那群人,可是又对那些人有些警惕,甚至惧怕,他们竟然可以左右皇位传承。

  春桃死的那日,冲着她喊道:小主子会回来索命的。

  她是嗤之以鼻的。

  只是内心深处不知为何,还是泛起一丝不安,如今这份不安竟然变成现实。

  “原来已死之人,真的可以活过来。“

  “春桃的话,应验了。“

  “朱雄英真的来索命了。“

  “原来人死前的诅咒真的有用。”

  “为什么老天爷不站在我这边?”

  吕氏回过神来,停止思绪,突然冲向琉璃瓶,朝着门外喊道:

  “你们老朱家,杀了这么多人,会遭报应的,哈哈,江南的人不会放过你们朱家的。”

  吕氏又猛的转头,扑向毛骧,充满仇恨的看向毛骧,咬牙切齿的道:

  “还有你这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朱家的狗奴才,那老家伙早晚要把你千刀万剐。”

  她知道,造成这一切的都是面前的这人,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扑向毛骧的身体却被两双健壮的胳膊架住,动弹不得。

  吕氏疯狂挣扎,

  “放开我,我是东宫太子妃,是未来太后,你们这些狗奴才,放开我”。

  挣扎片刻,吕氏无力的瘫倒在地上。

  毛骧却是不在意吕氏的话语,抱拳道:

  “请娘娘上路,别让微臣为难。”

  吕氏轻蔑的看了毛骧一眼,打开瓶盖,猛的灌下。

  生命的最后一刻,吕氏想起了偏殿的苦笑面菩萨,苦涩一笑,原来我早应该察觉的。

  原来毒药不苦啊,还有点甜,就是有点疼。

  过了片刻,吕氏嘴角沁出鲜血,双目无神的盯着房顶,嘴中喃喃道:

  “殿下,你好狠的心,我只是想再见允炆一面啊,”

  吕氏带着遗憾,终于气绝身亡。

  吕氏死了,至死都未再见朱允炆一眼。

  她本想央求朱标,可朱标却不再见她。

  毛骧命人将吕氏的尸身妥善安置,又亲自带人封锁东宫书房,确保现场未留下任何遗漏。

  待一切安排妥当,他翻身上马,向着武英殿疾驰而去。

  夜色中的应天府寂静无声,唯有马蹄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惊起路边的飞鸟。

  抵达武英殿时,殿内依旧灯火通明。

  毛骧快步踏入,只见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上,手中握着奏折,神色阴沉。

  朱标则立于一旁,眉头紧锁,似在沉思。

  “微臣毛骧,参见陛下、太子殿下。”

  毛骧单膝跪地,声音沉稳有力。

  朱元璋放下奏折,目光如炬地看向毛骧:

  “事情办好了?”

  “回陛下,太子妃吕氏已服毒自尽。”毛骧顿了顿,从怀里掏出密折,呈给老朱,继续禀报道,

  “现场已妥善处理,贴身侍女等人也已控制,确保不会有消息外泄。”

  “吕本那边呢?”朱元璋语气冰冷,指节在龙椅扶手上敲击出规律的声响。

  “锦衣卫已严密监视,如今正在府中书房,陛下,是否可以抓人?”

  毛骧答道。

  老朱摩挲着下巴,嘴角冷笑。

  “不,咱要折磨他,让他体验一下,恐惧的滋味。”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转头看向朱标,道:

  “标儿,允炆年纪尚小,此事不宜过早告知。待吕家之事彻底了结,再从长计议。”

  “下去吧,继续盯着,莫要出任何差错。”

  老朱朝毛骧挥了挥手。

  “微臣遵旨。”

  毛骧再次行礼,随后退出武英殿。

  待毛骧离去,殿内陷入一片寂静。

  老朱看着朱标,语重心长地说道:

  “标儿,这皇室之中,最是无情。此次吕氏之事,你要引以为戒。”

  朱标低头道:“儿臣明白,让父皇操心了。”

  “雄英如今平安归来,是我朱家之幸。”

  朱元璋眼神中难得露出一丝欣慰,

  “你要好好培养他,将来这大明江山,还需他来守护。”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朱标语气坚定地说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