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家父沈万三,打造白银帝国!

第51章 调和【求追读】

  城内,一处民房中。

  一个年近四十的壮汉,一脸虬髯,正坐在小板凳上,不断的打磨着手中的长刀。

  在其一旁,还有一把已经磨好了的刀!

  这时,一人敲了敲院门,随后有人快步上前打开了大门。

  “陈大哥。”

  “何事?”

  “事情有变。”

  来人轻声道:“方才城内来了一位名叫沈茂的东宫伴读,身边跟着铁臂张等人,在吴成云的陪同下去了县衙。”

  “东宫伴读?”

  陈四抬头看了眼手下,“那沈茂可是江南首富沈万三之子?”

  “正是。”

  “有意思,这可太有意思了。”

  陈四嗤笑两声,“沈万三资助张士诚对抗朱元璋,却不曾想,他儿子却成了朱标的书童了。”

  一人说道:“朱元璋想让江南富户为自己所用,必然要收买人心,想来沈家便是他推出来的。”

  陈四看了他一眼,点头道:“黑皮说的没错,如若不然,那些富户们也不会被赶到各地了。”

  黑皮:“如今沈茂来了,那我们的计划,是不是要改变一二?”

  陈四笑了笑,“为何要改变?”

  “吴老狗尸餐素位,鱼肉百姓,哪怕是换了层皮他也难逃一死!”

  “至于沈茂……”

  “不必管他!”

  黑皮愣了一下,“可是陈大哥,那沈茂是朱标的人……”

  陈四磨刀的动作顿了顿,“黑皮,你忘了我们此前的约定?”

  黑皮:“只杀贪官污吏,绝不草菅人命。”

  ……

  县衙。

  吴成云一脸笑容的招呼着沈茂饮茶,心中却是嘀咕着,沈茂此行的来意。

  这时,一名官差走了进来,“启禀大人,受伤的义士已经安排到了药铺治伤。”

  吴成云点点头,“退下吧。”

  官差躬身离去。

  吴成云笑眯眯的看向饮茶的沈茂问道:“沈伴读怎么突然来了我们定海县了?”

  沈茂笑着放下茶杯:“听闻临海的各州府县,都有倭寇袭扰,在下便顺路过来看看了。”

  吴成云朝着应天府的方向抱拳道:“得益于陛下与太子的英明神武,如今近海已经增加了一批巡逻的水师。”

  “虽说仍旧有小股的倭寇,趁着巡逻的间隙登陆犯案,但大多第一时间被发现,并且逐一击溃。”

  “沈伴读此行而来,莫不是就为了此事?”

  当然不是……

  沈茂笑了笑,“算是吧,毕竟,增设巡逻水师一事,是太子提议的。”

  “不过,那些倭寇当真如吴大人所言,不足为患?”

  吴成云心中咯噔一下,勉强笑道:“自然如此。”

  沈茂摇了摇头,“方才在临海庄的时候,我却发现整个临海庄就没有几个生人了。”

  “听诸位义士所说,在倭寇的不断袭扰下,庄子里面的人早以搬离了。”

  “是啊。”

  吴成云叹了口气,“这都是大半个月以前的事情了,那时圣旨还未下达。”

  沈茂若有所思,“如此说来,倒是在下误会大人了。”

  吴成云:“无妨无妨。”

  沈茂沉吟道:“吴大人,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吴成云:“沈伴读请说。”

  沈茂缓声道:“在下希望吴大人能够为张林等人,准备一些铠甲。”

  吴成云顿时瞪大了眼睛,你还真就是不情之请啊!

  早知道,刚才就不让你说了。

  吴成云心中懊悔,哪里想到沈茂一开口,就是这么敏,感的话题,急忙给一旁的李县丞使眼色。

  李县丞:“沈伴读为何会有如此想法?”

  沈茂叹息道:“是因为今日鏖战倭寇一事,让在下不禁感叹,为何倭寇能够屡犯沿海百姓?”

  “是因为我们的水师巡逻不够严密么?还是我们的百姓,没有血性不敢上前阻拦?”

  “不然!”

  “依在下之见,是因为我们的百姓手中,没有抵挡倭寇的武器!”

  “如张林等诸多义士,他们的身上若是穿着铠甲,又怎么会轻易的被倭寇打死打伤?”

  “是以,在下才想到,请吴大人给他们安排一些甲胄,若是再遇到此事的话,他们也能够将来犯的倭寇,全部斩杀于此!”

  “而不是让一腔热血的义士们,手无寸铁的和他们血拼,此举与送死何异?”

  吴成云二人会意的点点头。

  李县丞叹了口气,“沈伴读忧国忧民,实乃吾辈楷模。”

  “只是,律法明令禁止,凡民间私有人马甲、傍牌、火筒、火炮、旗纛、号带之类应禁军器者,一件杖八十,每一件加一等,私造者,加私有罪一等,各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

  “我等身为官员,自然不敢知法犯法。”

  沈茂故作懊恼的说道,“你瞧瞧我这记性,倒是把这事儿给忘了。”

  吴成云笑道:“沈伴读有心杀敌,为义士请赏,此乃好事。”

  沈茂笑道:“那他们的战利品,便无需上缴了吧?”

  吴成云愣了一下,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县丞。

  李县丞会意的说道:“那些倭寇穷的叮当响,浑身上下也摸不到二两银子,能有什么战利品,怕是还不如我们官府封赏的多,若是他们喜欢,便自己留着吧。”

  “而且,这等义士迎战倭寇,手中没有趁手的兵器怎么能行?”

  “大人,虽然大明律不准私藏甲胄,但却并未禁止携带兵器,张林等诸多义士以斩杀倭寇为己任,我等不妨赠与一些上好的刀具,为其添彩助威。”

  吴成云连连点头,“李县丞所言甚是,不知沈伴读意下如何?”

  沈茂:“能够让我大明子民,在抵抗倭寇之时保证自身安全,自然是一件好事,二位大人爱民如子,实在是定海县之福啊。”

  “沈伴读过誉了。”

  “沈伴读请喝茶。”

  “二位大人请。”

  沈茂笑着端起了茶杯。

  调和二字,贯穿古今。

  为何马长春的手下,知道他来历不凡,也不愿意离去?

  是因为张林等人吗?

  自然不是。

  是因为当时战死在那里的二十多名倭寇!

  他们手中的刀,身上的甲胄,还有衣服钱财……

  这些都是士兵们发财的来源!

  所以,沈茂才会主动询问,能否让吴成云给张林他们安排甲胄。

  吴成云不敢,也不能。

  但却能够给张林一众开了一扇窗户。

  “大人,筵席已经准备好了。”

  “好好好。”

  吴成云笑着起身,“沈伴读,请入席!”

  “吴大人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