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姐姐开国皇后马秀英

第17章 纺织机 内阁

  明洪武二年二月初九。

  酉时二刻,坤宁宫偏殿。

  从大本堂回来的马达刚刚坐在桌边喝了一口水,马秀英声音就在窗外响起。

  “小弟你要的东西工匠们送来啦。”

  “送来啦?大姐我马上出来。”应了一句马达起身走向外走。

  前日从兵器制造坊回来被朱元璋追了一路的马达在马秀英的庇护下成功‘躲过一劫’。

  为了报答她,马达信誓旦旦的要帮她改良其老式纺织机,这才有了刚刚这一幕。

  来到主殿侧间。

  马秀英指着一大堆马达提供图纸制作的纺织机(珍妮纺织机)零件皱眉问道:

  “小弟,你真会改良纺织机?”

  “不会!不过这是弟弟查高人留给我的书,都是按书中有记载改造应该没问题。”

  马达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继续开口:“大姐不必担心,就算不成功也没什么损失。”

  “你啊!若是不成功可就是浪费如此好的木料。”

  马秀英抬手像‘他小时候’那样轻轻拍了拍他的头。

  “大姐,我也不知道他们用金丝楠木来做。”

  “姐姐也不知,这些工部的人真是给姐姐找麻烦。”

  “嗨~大姐别管那么多,先改造纺织机。”

  “嗯。”

  姐弟俩确实不知道工部的人会那么奢侈,原本以为是用寻常木料来做。

  少时,马达指挥着一群宫女一点点按照图纸安装纺织机。

  这纺纱机有一个大框架,底部有数个绕线轴,架上还有数个锭子。

  每一个线轴、锭子都用带子连,两个横条之间有一个锭子形成一根杆,杆在框架上可前后滑动。

  把杆向后移动带转动轮子,轮子再带动锭子可抽出粗纱,横条挤拢来把带子夹紧。

  待绞合紧时,杆向前移动锭子会转动纱线绕上。

  拉起压板使粗纱进一小段料,重复操作就能将粗纱纺成细纱。

  马达安装完刚刚测试了一会就被一旁急不可待的马秀英推到一边亲自按他的操作测试。

  “小弟成功啦!这新的纺织机织布速度比原来的要快许多。”

  “嘿嘿...那是当然,大姐你也不看看这可是高人的杰作。”

  洋洋得意的马达走到马秀英身边一脸傲娇模样回答。

  “你等等先别走,姐姐去找你郭姐姐(郭惠妃,郭子兴女儿)她们来看看。”

  哭笑不得的马达看着她的背影喊道:“大姐快去快回,我还有很多事。”

  一刻钟后,马秀英带着一众后宫嫔妃围着‘马氏纺织机’听马达讲解使用、简单修理方法。

  又一刻钟后,马达被一群女人无情的驱赶出来。

  “大姐,郭姐姐,胡姐姐(胡充妃)你们不吃饭吗?”

  马秀英是有了纺织机忘了弟弟,“去去,那么大的人自个去想办法。”

  “......”被推出殿门外的马达无语中。

  “哈哈...你小子又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朱元璋从远处边笑边迈步而来。

  “姐夫你吃了吗?”

  “没有,咱这不是过来找你姐姐吃饭。”

  马达扯着朱元璋的龙袍,“走走,这里没饭吃。”

  “那是你。”拍开他的手,朱元璋自信满满的迈步踏入殿内。

  少时,同样被驱赶出来的朱元璋和马达两人大眼瞪小眼。

  晚来一会的朱标也一样,于是三人就这么在坤宁宫门前你看我,我看你。

  见一群女人在殿内弄纺织机,朱元璋苦笑。

  “今日这里没晚饭吃,走吧!跟咱去乾清宫。”

  马达和朱标两人同时点头跟在他身后走向乾清宫。

  ......

  戌时初刻,乾清宫偏殿。

  饭桌旁,朱元璋拿起小酒杯,“小弟来走一个,嘶哈~”

  “啧~”一口酒下肚,马达吧唧嘴巴。

  朱标等他们喝下酒,出声问道:

  “舅舅,你今日给娘改造了纺织机?你还会其他的吗?”

  “舅舅我会的还有很多,以后你要好好学!”

  马达笑呵呵的看着朱标回答。

  一旁醋味十足的朱元璋哼声:“哼~标儿你学一点即可,要好好跟爹学帝王心术。”

  朱标点头,“嗯!”

  “呵呵...”马达笑了笑没说话。

  “哎~”朱元璋一声叹息。

  “咋地?姐夫有难事?”马达一脸好奇的看向他。

  “也不是个大事,就是咱感觉相权过大,一时没有办法牵制他们,左相虽挂在徐达头上,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马达没回话,心想:难怪朱元璋会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原来是早有打算。

  还未参与国事的朱标对其安慰道:“爹不必忧虑,以后会有办法解决的。”

  马达炫着碗里的饭菜心想,老朱你是有办法解决!你是欲擒故纵,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

  朱元璋抬手一杯酒下肚,笑道:“呵呵...标儿所言是极,咱现在自寻烦恼。”

  马达想了想,不能让朱元璋‘黑化’及改变未来历史走向,举起酒杯。

  “姐夫,某不才但有一计,可解你之困惑!”

  “......”正吃饭的朱元璋、朱标爷俩同时一脸懵逼模样看向马达。

  “你小子装模作样。”朱元璋没好气的端起酒杯一口闷,“有话就说!”

  “姐夫此计不能入他人之耳。”

  朱元璋见马达神神秘秘模样,抬手对周围站着的宫人挥手:“你们都下去。”

  “是,陛下。”

  宫人们依次走出偏殿,最后贴身大太监吴海关上殿门。

  “啧~”马达闷了一口酒,“姐夫、老大,此乃阳谋。”

  “相权过大确实不好,若压不住会被其反噬!”

  “但没有丞相朝中事无巨细的政务就会压在姐夫和老大手里,就算你们是铁人也扛不住。”

  “我之计策就是开内阁,既能掌控朝政又不用担心相权过大。”

  “嗷?细细说来。”朱元璋连忙放下酒杯,“标儿你记录一下。”

  “是,爹。”朱标伸手从怀里掏出小册子及改良款小号毛笔。

  马达伸手扯下一只鸡腿啃了一口,含糊不清开口:“内阁的职责类同中书省,但又不同中书省。”

  “内阁可由几人或是十数人组成,人数不能超过二十,太多人会混乱。”

  “内阁职位可设,首辅一名,次辅两名,阁臣若干,内阁各职位品级姐夫你自己定。”

  “首辅主要职责就是收集、整理阁臣们对奏疏的票拟,次辅职责是首辅不在时暂代管理之人。”

  “票拟就是内阁成员看完奏疏,分别把自己认为可行的建议写在纸条上,夹带在奏疏中。”

  “最后有姐夫或者老大通过票拟意见选址最优方案来对奏疏批红。”

  “姐夫你要怕他们串通一气,也可改成左右两内阁,交叉票拟。”

  “对了,内阁成员写完票拟要签名落款,以防他偷懒、怠工。”

  “内阁成员在各部及国子监抽选,选入内阁的官员就不能再任之前的官职。”

  “虽这样工作重复性增大,但这是非常可靠的办法!防止他们暗地接党,可随时辞退、替换。”

  说完,马达又扯了一只鸡腿放在嘴巴啃。

  朱标伏在桌边埋头记录。

  面上尽显兴奋之色的朱元璋连喝三杯,低吼道:

  “好~好~!此计甚好,咱明日就把中书省先分化改为左右内阁!之后再慢慢削弱中书省之权。”

  随即抓住马达拿鸡腿的右手,“小弟还有那个叫~~叫燧发枪之火器你打算何时寻来钢铁制造?”

  见唾沫横飞的朱元璋,马达满是嫌弃模样掰开他的手。

  “慢慢来,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还钢铁?耐火砖都还没搞出来。”

  朱元璋、朱标父子看了看埋头干饭的马达,相视一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