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梁祝》登顶
伯格转动着手中的钢笔。
他不明白这个叫余笙的人为何籍籍无名。
或许木下彻说的是对的。
刚到华国的时候,他认为华国没有人可以用华国文学惊艳到自己。
可现在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眼了。
《梁祝》。
极好的华国文学作品。
同样是写爱情,伯格自愧不如。
《梁祝》是深刻的,是灵魂的共鸣,当你看完之后心里只剩下一阵怅然。
但他并没有气馁。
因为他的作品本来就是一个零时拼凑的灵感,空有技巧而无情感。
或许只有《梁祝》这样的灵光一闪,才能写出传世之作。
“华国真的出现一个让我感兴趣的家伙了吗?”
伯格仰着头喃喃道。
“有什么事吗,伯格?”
身旁的带队老师侧过脸,一脸关切的问道。
“这个华国人赢了。”
伯格在手机上给了《梁祝》100的评分,随后闭目假寐,不管世事。
倒计时已然结束。
主持人拿着手中的最新评分,终于再次开口,吸引了全场目光。
他指尖发颤,深吸一口气。
“经过在场所有的参赛选手打分,《梁祝》的最终评分为——”
“97.5!”
“恭喜余笙和京都大学,他们完成了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大屏幕左侧是本次选手评分的数据分布,其中几乎只有两个分数段。
95+和60到65。
但因为95+太多的原因以至于最终的平均分并不低。
右侧排行榜上,余笙和他的《梁祝》登顶第一。
此刻处在第十名的陈墨宇瞬时被挤下,成为第十一名。
整个礼堂瞬间陷入长达十秒的寂静,随即如火山喷发般炸裂。
啪啪啪!
雷鸣般的掌声瞬间炸开,华国选手区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其中陈墨宇鼓得尤为响亮。
“余笙,你是第一!”
安以沫安以沫激动得跳起来。
说实话,虽说她对《梁祝》抱有希望,可是在她心里,预期排名也就是五到八名。
可没想到啊。
太争气了。
那个始终冷眼相看的西方老者突然攥紧了扶手,镜片后的目光像淬了火的钢,死死盯着台下心如止水的余笙。
随后冷哼一声,低着头带领着欧洲评委离开。
当初那些围着伯格和木下彻的媒体如今竟没有一个挪开脚步,全部跑到余笙身旁想要占据一个有利位置。
镁光灯此起彼伏的闪烁着,话筒几乎要戳到余笙的嘴里。
“余同学,你完成了你自己之前许下的豪言壮志,请问你现在有什么感想。”
“余同学,你是怎么想出《梁祝》的,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心路历程吗?”
“余同学,本次你力压伯格、木下彻勇夺第一,是否证明你的实力比他们更胜一筹,你才是那个足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青年作家?”
余笙有些忙不过来了。
就在余笙喉头发紧,不知所答之时,安欣突然出现。
“抱歉,文协现在有事情找余笙,还请各位媒体稍作避让。”
安欣强行将余笙从一众人海中拽出,向前排的评委席走去。
“小子,怎么样,蒙了吧。”
安欣语气调侃,面色欣慰,掌心重重拍在余笙紧绷的肩头,搂着他前行。
咔嚓,咔嚓。
“明天新闻有了,文协主席亲自鼓舞后起之秀,这就是老一辈对新一辈的孜孜鼓励。”
话音未落,远处摄影师举着相机定格这一幕,在未来,这幅图片被誉为“华国文学新旧两代的交接”。
安欣将余笙带到前排,带他一一认识文协的评委们。
“这些评委你都认识认识,都是咱们文协的成员。”
“你小子也该进文协了,等消息放出,要是你这个国内最出色的青年作家还不是文协成员,说不定我就要挨批了。”
余笙点了点头,进入文协他并不反感。
就像在小说里,有了身份的宗门修士总比山泽野修要好上不少。
余笙与面前的文协成员一一认识。
“你好,我叫张响,你写的《梁祝》真的可以称之为华国爱情的绝唱了。”
“不过说起来,我还是第一个审核《梁祝》的人呢。”
“你好。”
余笙与张响握手致意。
“不过除了要夸夸你的文章,我还要谢谢你呢。”
余笙面露疑惑之色,不知道为何张响对自己如此亲切。
“我过两个月就要结婚了,想请你去参加婚礼,不知道你有没有空。”
张响诚心诚意的发问。
“有机会一定,有机会一定。”
余笙快步闪开,和下一位成员认识。
张响挠了挠头,有些困惑。
我刚才有什么吓人吗?
“哎,老宋,我就说吧,余笙这小子掉不了链子。”
当时在办公室还不是你担心余笙不行?
老宋在心底吐槽着周校长。
周校长闲庭信步,老宋与其相差半个身位,两人齐齐向余笙这里走来。
“余笙啊,这次做的不错,真给学校长脸啊。”
“《梁祝》一出,想来没有人再敢小觑咱们华国文学的新生代力量了。”
“记得你刚入学的时候,我还说希望你能给华国文学带来一点不一样的惊喜,没想到你果然做到了。”
周校长亲切的拍了拍余笙的肩膀,神情得意。
但余笙记得当初见周校长好像是为了领入学的奖金啊。
而且当时周校长还一副铁公鸡的模样,那眼神像是有人要剜他三斤肉,真是让余笙记忆犹新。
余笙眨了眨清澈的眼睛,唇角勾起一抹无辜的笑意,眼尾还带着几分天真的懵懂,声音轻柔。
“校长,那这次夺冠的奖金......”
“咳咳,奖金是不会亏待你的。”
周校长耳尖泛红,干咳两声试图掩饰。
他心想这次露了个这么大的脸,上面肯定得有点奖励吧?
再说了,等到下次京都大学招生宣传的时候,封面直接用余笙的获奖照。
人群突然骚动起来。伯格和木下彻不知何时穿过媒体重围走到他们面前。
伯格径直走到余笙面前,用带着异国腔调的华国话开口。
“你的《梁祝》让我对华国文学有一定的改观,你确实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输给你不冤。”
“余君,可以请教你关于《梁祝》的一些理解吗,我是真的从没见过一个人可以将爱情写的如此之好。”
木下彻微微欠身,眼神狂热,十分好学。
“木下,别用你那套去吓人家。”
伯格忽然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希望下一次见面时,你可以再写出一篇足以比肩《梁祝》的好作品。”
他拉着木下彻,向礼堂外走去,身侧是密密麻麻的摄影师与记者。
“余君,我还会来找你的,请你一定不吝赐教,教教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