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边郡走私
因为冯敬战死,新任雁门太守还未任命。
所以雁门的政事都由云中太守程不识、代郡太守李广代理。
而这两位,也是刘彻主要考查的将领。
韩嫣的使命,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张骞和吴彦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进入善无城后,二人悄悄地脱离了韩嫣的队伍,然后换了身行装,装成刚来边地的普通百姓。
根据计划,他们得混入匈奴单于王庭部。
普通百姓连过境都困难,所以自然得通过其他途径,比如商队。
大汉与匈奴虽然战事频发,但交易却一直没停过。
打仗归打仗,但生意还是得做。
不过最近匈奴悍然犯境,朝廷便下令关闭了易市,对匈奴示以惩戒。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这些商人当然不会停止买卖,明里不行,那就转为暗里,张骞他们在城里稍作打探,就得到了不少消息。
其实程不识和李广对此也是知情的,他们不拦,是因为边郡有一部分军费,也来自这些商人,所以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雁门郡最大的边地商人,名为聂壹,是马邑人,其祖上也从事此业。
而他此时正在善无城采买货品,准备再次出塞,与匈奴交易。
“张师,那个就是聂家的马车。”
吴彦与张骞躲在巷子里,他们换了一身破布麻衣,看起来十分脏乱,像是刚逃难来的乞丐。
因为匈奴寇边,有不少人都没了家,所以城里的乞丐并不少,他们的出现也不突兀。
经过打探,他们得知聂壹今日会在这里出现,所以便蹲守在这里。
张骞再次嘱咐道:“我之前说的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吴彦又复述了一遍。“我叫吴彦,和兄长吴骞本是中陵的百姓,匈奴犯境后,父母被杀,我们差点做了奴隶。”
张骞点了点头。“我口音不像本地人,等会就靠你了。”
“张师放心,我一定办好。”
“你叫我什么?”
吴彦明白,表演现在已经开始了,便改口道:“兄长放心,我一定办好。”
过了一会儿,聂壹的马车便驶了过来。
他虽然是商人,但靠着关系,买了爵位,所以也可以乘马车、穿丝绸,这样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马车一停,二人便跑了过去。
“聂公...”
吴彦正要向聂壹乞求时,却发现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更多的孩子朝马车奔来。
一瞬间,十多个孩子就围在了聂壹的马车旁,正如此前所说,匈奴肆虐后,许多孩子都成了孤儿,他们无依无靠,要么活活饿死,要么行乞为生。
吴彦和张骞二人身材高大,反而显得有些突兀。
马车停好之后,聂壹从马车里走了出来,聂家的家仆则是粗暴地拦住了其他人。
“腌臜的乞丐,还不快滚!”
一个孩子被推倒,好在吴彦将他扶住,不然就摔倒在地了。
张骞也料到了这种情况,于是便让吴彦用匈奴语大喊道:“聂公!我们想求一份差事!”
这方法果然奏效,聂壹经常与匈奴人做交易,自然也会些匈奴语。
他扭头看了过来,然后便见到吴彦、张骞二人,招了招手,聂家家仆便将他们从人群中拉了进来。
聂壹用匈奴语问道:“你怎么会匈奴语?”
“我和兄长本是中陵人,匈奴来犯后,杀了我们的父母,还要把我们抓走做奴隶,而后我们便趁机从匈奴手里溜了出来。”
“我是问你怎么会匈奴语?”
“被抓的时候,我跟着他们学的。”
聂壹惊奇道:“你们被抓了多久?”
“半个月。”
“只是半个月你便学会了匈奴语?”
“正是。”
聂壹闻言眼前一亮,半个月就能学会对方的语言,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你叫什么名字?”
“吴彦。”
“好,那你以后就跟着我了。”
“聂公,那我兄长。”
聂壹再看向张骞,身体倒是结实,当个苦力也不差,他家大业大,多养一张嘴也不费事。
“行,我聂家也不差你们这两张嘴。”
“多谢聂公,不过我还有一事相求。”
“何事?”
“聂公能不能赏这些孩子们一顿饭吃?”
聂壹认为,这些孩子无依无靠,能活下来的少之又少,多一顿少一顿并没有区别,不过他正要收留张彦,施舍他们一顿饭也废不了几个钱。
于是,他便答应下来,让人给这些孤儿都赏了一顿饭。
而后,张骞与张彦在家仆的带领下,沐浴更衣,换了身整洁的衣服,成为了聂壹的随从。
聂壹看着沐浴后的二人,这气质、模样,能是普通百姓?
“你们到底是何出身?”
张骞对此早有预料,于是又给他们加了一个身份设定。
那就是亭长之子,而且那亭长投降了匈奴,所以二人的身份就是罪人,不能公开。
聂壹闻言,觉得这样就合理多了。
至于犯罪,不过是些许小事。
进入聂家后,聂壹专门请了几个人,来教吴彦各种匈奴语。
就像汉地的方言一样,这匈奴语也有语种之分,如幽州北部的左贤王部,所说的语言就和单于庭、右贤王部有很大的差异,再往西,也就是大月氏及西域的语言又不一样。
聂壹几乎垄断了雁门、代郡之间与匈奴的生意,但他想要做的更大,所以想试着接触一下左贤王部。
吴彦的生活还算舒适,张骞这边可就惨了。
因为口音问题,他只能装哑巴,于是聂壹便让他去跟着当苦力,为此遭受了不少欺辱,但为了计划,张骞都是默默地忍让着。
如此过去了一个多月。
聂壹将他们带回了马邑,然后便开始筹划起出塞交易来。
而韩嫣此时也早已离开了雁门郡。
吴彦因为天赋出众,且为人圆滑,很快就受到了聂壹的看重,至少待遇上也高了一大截。
靠着他的关系,张骞过得终于是好了些。
屋里,吴彦正帮张骞揉着肩。
“张师...”
“叫我兄长。”
虽然他们是单独住在一起,但张骞依旧十分谨慎。
“兄长,要不我去和那聂壹求求情?给你换份差事?”
“不用,你才站稳脚跟,最好不要引人注意,再者说,都干了大半个月,我也早已适应了,就算...哎哟...”
吴彦按在张骞的腰上,疼得他直接叫了出来。
“很疼吗?”
“不...略微有些疼。”
吴彦心疼道:“我明日还是去和聂壹求求情吧,再这么下去,你这腰不就废了?”
张骞摆了摆手。“不必如此,其实我这当苦力,每日搬运货物,也有收获。”
“什么收获?”
“你知道这聂壹除了丝绸、瓷器外,还向匈奴卖什么吗?”
“卖什么?”
“兵器。”
“兵器!”吴彦心中一惊。“朝廷律法规定,这些不能卖给匈奴啊?”
“律法是律法,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张骞解释道:“再者说,越是违禁的东西,卖得的利润就越高。”
吴彦心中不解。“可...可他们把兵器卖给匈奴,最后匈奴又用这些兵器来掠夺我们,他们图什么?”
“商人重利,若是为了钱,他们什么都能卖,所以朝廷才会想办法遏制商贾,可惜不管怎么限制,他们却总能想到办法。”
“那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将此事报与太子?”
张骞摇了摇头。“没用,就算没了他聂壹,也会有张壹、赵壹,这事是堵不绝的。”
“那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有,只要打败了匈奴,这些事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此之前,我们得继续隐忍下去。”
十月底,雁门郡下过一场小雪。
这个天气其实不利于出塞,但却是个交易的好时候。
塞外不适于耕种,所以匈奴部族进入秋季后,便会储存大量食物用来过冬,等冬天结束后,他们便会出来补充食物,而最简便的方法自然是南下掠夺汉地。
所以匈奴人南下的时间一般是冬春之交。
而现在,也是匈奴人急于补充食物的时间。
这个时候去卖粮食,可以高出近两倍的价格。
雪越大,粮食越贵。
准备好商队之后,由聂壹带队,近两百人的商队就此由马邑出发,然后经高柳出塞,而这附近,就是当年刘邦被围的白登。
聂壹早已和这里的守将打好了关系,士兵都没有对货品进行检查,他们就顺利地越过长城,进入了匈奴控制的范围。
茫茫戈壁,还有肆虐的风沙。
这里的天气比雁门郡内还要恶劣。
他们这次的目标是匈奴的颓当城,也就是韩颓当出生的地方,那里居住着许多匈奴贵族,可以购买这些丝绸、瓷器。
这一路可谓极其艰辛,除了恶劣的环境、气候外,还得是时常防备巡逻的匈奴人。
他们才出塞十日,便遇到了五波匈奴骑兵。
聂壹和匈奴贵族的关系也不错,在出示证明后,匈奴也不敢动他们,但勒索却少不了。
每来一波人,他们就要拿走许多财物。
聂壹也没有办法,现在深入敌境,只能是拿钱消灾。
就这样,花了半个月时间,商队终于是顶着风雪,赶到了颓当城。
此时管理颓当城的是军臣单于手下的左大都尉。
他地位尊贵,仅在左右贤王及谷蠡王之下。
聂壹进入颓当城后,便带着大量财物去见这左大都尉。
其余人则按照类别分别售卖货物。
普通的器具、粮食,自然是卖给匈奴百姓;丝绸、瓷器以及茶叶,只有匈奴贵族有钱消费,至于那些兵器,也只能卖给那左大都尉。
吴彦才刚跟着聂壹,自然没机会跟着去见左大都尉。
他只能跟着其他人去见匈奴贵族。
而这次出行,实在令他大开眼界。
这颓当城中,除了习俗不同外,吴彦觉得匈奴人和汉人也没什么区别,他们并非如传言中的那般凶恶、嗜血,都有着寻常的生活、父母、儿女。
那些贵族更是如此,他们所穿所用都是汉人器物。
张骞亦是如此,他之前只接触过来汉的匈奴人,对于匈奴人的生活并不了解,这次出行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见闻,也让他对匈奴有了更深的认知。
现在,他们顺利地潜入了颓当城,接下来,就该打探大月氏俘虏的消息了。
可聂壹怕他们出去惹事,都派人严格地看管着,他们根本没机会溜出去。
张骞跟着做苦力,也没法接触匈奴人。
所以这事就只能看吴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