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

第21章 期中考试

  徐晓在编辑忙了半天,中午就离开了,杨翊让她带给北岛的信,她留在了编辑部。

  晚上北岛来编辑部的时候,芒克对他说,“早上徐晓来了,还给你带了封信,在抽屉里面。”

  北岛将抽屉打开,拿出里面的信。

  是杨翊写的,有两封,一封回给《世界文学》的,内容是他同意了稿费的事情。

  另一封是给北岛的,问北岛是否可以等到《今天》发表过《山民》之后,让《诗刊》也来转载这首诗。

  北岛知道,杨翊能问他意见,已经表示尊重了。

  事实上,压根不需要他的同意,杨翊就可以把《山民》交给《诗刊》转载,因为他们《今天》没有对来稿进行任何限制。

  其实就算是他们做出限制,比如声明独家、不可转载,也无法受到法律保护,因为他们这个杂志的创办,本身就不合法。

  虽然《今天》现在要给作者稿费了,但是能给的不多,让《诗刊》帮忙多给一份,也能让北岛心理负担小一点。

  说起稿费,北岛又想起来,昨天晚上他把《山民》的稿子抢着就走,也没跟杨翊说稿费的事情。

  要是人家对稿费的数目有意见,这稿子他们还不能发表。

  当即他又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告诉杨翊,《今天》杂志社如今的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稿费难以向《诗刊》看齐。

  他们收《山民》这篇稿子,只能支付六元的稿费。

  至于转载一事,杨翊自己做主就行,不需要找他们商量。

  见北岛看完信之后就着急忙慌地写回信,芒克好奇道,“怎么了?”

  “没什么,翊哥翻译的那篇《乡村医生》过稿了,我给他回信。”北岛随口应付了一句。

  “嘁,你倒是翊哥翊哥叫顺口了。”芒克扯了扯嘴角。

  北岛给杨翊找翻译工作这事,芒克是知道的。

  听到杨翊翻译的稿子过了,芒克又问,“他翻译的?你没帮忙?”

  语气中,有些不敢相信。

  北岛笑了笑,“我就帮忙给他投了稿子,翻译工作都是他自己做的。”

  “是他自己翻译的么?”

  北岛微微叹了口气,“我说你啊,什么时候养成这狗眼看人低的毛病了。你看不起人家传达室门卫,你自己之前也不在复兴医院干过门卫么?”

  芒克在复兴医院当门卫,也就是今年上半年的事情。

  因为创办《今天》,芒克天天不上班,工厂就把他给开除了。

  有段日子,芒克就在复兴医院看大门,是干一天给一天钱,不干就没钱日结临时工。

  虽然只是临时工,但也是一堆人抢破头要干,芒克能看复兴医院的大门,还是因为他妈在医院工作。

  “我那能一样么?我才看几天?”

  “你就算是看一分钟,也是看。”

  芒克发现在这件事情吵不赢北岛,便不说话了。

  其实他倒也不是看不起门卫,主要是北岛对杨翊这么特别,让他有些不舒服。

  芒克不说话,北岛也没管他,继续写信。

  ……

  第二天中午,徐晓把北岛写的信送给了杨翊。

  听说《今天》给的稿费只有六元,杨翊微微有些失望,但是想到《诗刊》那边还有一份稿费,他心情又好多了。

  徐晓把信送到之后,没有走,笑着对杨翊说,“杨老师,我平时没事的时候,能来你这听听英语课么?”

  “你也是英语慢班的?”徐晓是77中文系的,有没有英语慢班,杨翊也不清楚。

  “那倒不是,只是我觉得杨老师你上课比较仔细,我能听得懂。”

  杨翊也没有多想,点头道,“你要来听,记得带个板凳。”

  “好。”见杨翊同意,徐晓非常高兴,“杨老师放心,课我不白听,回头孝敬你几包烟。”

  “烟就不必了,我这又不是收费的辅导机构……”话说一半,杨翊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哦,对了,你是《初航》的编辑,跟学校印刷厂那边熟悉么?”

  “还算熟悉?怎么了?”

  “是这样,我想给学生们安排一场期中考试。”

  “哦,要印试卷是吧。”徐晓一下子就猜到了杨翊想干什么,她笑了起来,“要是份数不多,你把手写的试卷给我,我来给你印。”

  “不多,也就十几份。”

  “那我给你印二十份,够么?”

  “当然够,那费用……”

  “不用操心费用的事情,既然是给学生们考试,学校印刷厂当然要给印试卷。”

  “那就多谢了。”

  “杨老师不用客气,等你把试卷写好,给我就行。”

  “那你明天早上来拿。”

  “行。”

  说好试卷的事情,徐晓就蹬着车走了,她为能够帮到杨翊而高兴。

  印试卷的事情,对她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刻蜡板要费些时间。

  她也可以让杨翊自己把蜡板刻好,不过她想到杨翊之前也没干过这个,手不一定熟,还是她自己来做要省事些。

  刻蜡板虽然技术性不强,但是手生的话,很容易将蜡纸刻坏。

  杨翊原本是想让陈琪帮忙弄试卷的,不过听说陈琪每次印试卷都是自掏腰包,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而去找徐晓帮忙。

  正如徐晓说的那样,他是给学生们考试,让学校印刷厂印试卷也是理所应当的。

  第二天早上,杨翊把手写的试卷交到徐晓手上,下午,她就把试卷给送过来了。

  杨翊把试卷拿到手一数,疑惑道,“怎么多了十份?”

  昨天说好了要二十份,今天徐晓送过来的是三十份。

  “我怕会有什么突发情况,二十份不够。反正蜡板已经刻好了,就多印了十份,顺手的事情。”徐晓笑着解释,随即又说道,“我看了试卷的题目,难度挺高的,英语慢班的同学们能够做得好么?”

  杨翊笑着将试卷收起来,“问题不大。”

  虽然正式上课只有两个月时间,但是这些学生进步很快,特别是于升、何书琴他们。

  这几个学生,除了每天来上课之外,白天也经常泡在传达室,学习英语的时间是一般学生的好几倍,进步快也是合情合理的。

  ……

  杨翊给学生们的期中考试时间安排在了十一月十日的晚上,那天是周六,考完试第二天正好周末休息。

  考试自然是不能在传达室进行的,杨翊已经提前找好了空教室,到时候让陈琪带同学们去考试,也让他充当一下监考。

  虽然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试,不过杨翊还是跟他们导员刘琰报备了一下,免得后面有什么麻烦。

  刘琰得知杨翊要给学生们安排考试,自然十分支持,不过她提了一个建议,“杨老师,不如让英语慢班的学生所有人一起参加考试吧。”

  自从杨翊担任历史系英语慢班代课老师以来,有几个学生一直就没有来上课。

  他们不来,杨翊也没管。

  听说那几个人跟刘琰申请要去中班上课,刘琰没同意,不过他们还是跑去中班听课了。

  他们申请去中班,自然是觉得自己的水平能上中班。

  刘琰不同意,则是认为他们的水平还不行。

  原本杨翊没有考虑那几个学生,现在刘琰提出这个建议,他也不能不听。

  毕竟他是老师,教学生本来就是他的责任,没有推诿的道理。

  “我会给他们安排试卷跟座位,至于他们来不来,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杨翊先发了个免责声明。

  不粘锅,是职场必备技能。

  也幸好徐晓给多印了几份试卷,不然现在还得去重新印。

  刘琰笑道,“没问题,我来做他们的工作。”

  ……

  到了十一月十日晚上,英语慢班二十四名学生,这学期第一次聚齐了。

  那几个一直没来的学生,到了考场还一脸不情愿的样子。

  刘琰为了让他们来,大概也上了点手段。

  试卷发下去之后,他们几个都有些傻眼,大概是没想到试卷会这么难,纷纷转头看其他人的试卷,想知道他们的试卷是不是统一的。

  “不要交头接耳。”杨翊开口提醒了一句,随即又补充道,“如果发现作弊,我会提交给你们的导员刘老师那里。”

  “嘁,跟真的似的。”坐在第一排的一个男生嗤笑了一声。

  杨翊认识这男生,他叫李环,英语慢班的刺头,听说剩下的几个学生,都是他那个小团体的。

  李环年纪也不小了,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以前下乡的时候,给村里面出黑板报,听说笔头子挺硬的。

  考上师大时候,还混进了《初航》当了编辑。

  “李环,注意考场纪律。”这次是徐晓说的。

  本来杨翊想让陈琪一个人来监考的,但后来另外几个学生来,他就改变了主意。

  他担心有人作弊,陈琪不好处理,就又加了一个徐晓。

  徐晓是大三学生,又是中文系的,来监考更合适一些。

  听到徐晓的声音,李环低了低头,没再敢多说什么。

  李环这样的反应,当然不是出自对师姐的尊重,而是因为徐晓在《初航》编辑部是他的领导。

  “这里就交给你了,考试结束之后,直接把他们给放了,试卷送给我就行。”

  “杨老师放心吧,这边交给我就行。”

  ……

  一个半小时之后,徐晓跟陈琪带着卷子去了传达室。

  徐晓将试卷放在桌上,“杨老师,幸不辱命,考场纪律良好,二十四份试卷,全部收齐了。”

  杨翊接过试卷,笑道,“徐晓同学,麻烦你了。”

  “别客气,杨老师,我不是还蹭你的课嘛,帮点忙是应该的,试卷要不要我帮你改?”

  “不用。”杨翊笑着摆手,“不过是二十多份试卷而已,一会儿的功夫。”

  “杨老师,你改试卷的时候,我能在旁边看看么?”

  杨翊不知道改试卷有什么好看的,不过还是点头,“没问题。”

  随后他也没有耽误时间,直接坐下开始改起了试卷。

  他的速度确实很快,快到一旁观摩的徐晓跟陈琪怀疑他都没有把试卷看完。

  特别是作文部分,感觉杨翊就是扫了一眼就给分了。

  但是连续看了好几份试卷,他们俩又觉得杨翊给的作文分都挺合理的,确实分高的更好,分低的更差。

  看着杨翊飞快打分的手,徐晓有些恍惚,这是第一次代课的年轻老师么?不是奋战在教育一线多年的老教师?

  陈琪反应倒是没有那么大,他虽然也是第一次看到杨翊改试卷,但是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在心里已经将杨翊看作一个真正的老师了。

  二十四份试卷,杨翊只花了十五分钟就改完了,期间他还起身给自己倒了杯水。

  而且杨翊不仅改完了,还顺手将试卷按照分数的多少排了个顺序。

  二十四个学生,最低分十五分,最高分八十五分,差距非常大。

  而那七个一直没来上课的学生,考最好的李环,也才四十三分,排在第十二名。

  看到李环的名次,陈琪有些唏嘘。

  其实李环的英语成绩,在英语慢班算是比较好的,上学期期末考试,他还靠全班第二呢,只比第一名的于升低两分。

  因为上学期的试卷是陈琪帮忙出的,所以他印象很深。

  但是如今才分开上课两个月时间,李环就比于升低了四十二分,而且另外还有十个人超过了他。

  虽然陈琪一直都知道杨翊的教学效果很好,大家进步挺大。

  可是之前一直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现如今有了李环他们的加入,这对比也太强烈了。

  这也就是两个月,如果持续到这学期结束,很难想象,于升他们会有怎么样夸张的进步。

  杨翊不知道陈琪这会儿的想法,他看着统计出来的分数跟排名,微微叹了口气,“还是基础差了点啊。”

  这两个月,学生们的努力他看在眼里,而他也是竭尽所能地让学生们高效的学习。

  但即便如此,两个月过去,学生们的进步还是没有达到杨翊的要求。

  他原本的期望,是学生们做这套试卷能够全部超过五十分,但现在甚至还有几个人没有达到四十分。

  陈琪目瞪口呆地看着杨翊,他没想到杨翊对慢班的同学竟然要求这么高,在他看来已经非常夸张的进步,却还达不到杨老师的要求。

  吃惊的同时,陈琪心中也升起了一丝兴奋,杨老师这样的反应,说明同学们在他手下进步的空间还非常大。

  现在他们才大二,如果跟着杨老师一直学到毕业,这些同学的英语水平又会进步到什么地步?

  会不会,比英语快班的学生都强?

  完全有这个可能,就今天同学们考的这份试卷,让中班的同学来考,恐怕也不会有很好的成绩。

  这就意味着,慢班的很多学生,已经有中班的水平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