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儿的围而不打战术很快就有了效果,被围三天后,就有人偷偷地跑出来,投靠乌科达娃,都是前楼风古国的老兵。
逃出城的手段简直五花八门,有从城墙上依靠绳索偷偷溜下来的,有从地道中钻出来的,这城里境然有地道?这连乌科达娃都没想到。
也有的结成小团伙,直接干翻城中守门的士兵打开城门冲出来的,从城墙上依靠绳索偷偷溜下来的人最多。
当城内的守军追杀这些人的时候,琴儿就命令执勤的将士冲上去阻拦追兵,接应逃出来的这些人,而这些人过来之后,竟然一个都没离开,而是全都选择了追随乌科达娃。
乌科达娃重组了队伍,把原来的降军打散,与新加入的军士混在一起,编制成两支队伍,还从逃出来的这些人中选出了一批亲兵护卫,这些人对乌科达娃是绝对的忠心。
从这些士兵的口中,得到了城内的最新情报,城内守军已经有分裂的趋势,有人主张死守城池,等待三国联盟的救援。
而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归顺乌科达娃,只是这些人数比较少,但对方在用人之际,也不敢向这些主张归顺的人下手。
不过,这些人也心知肚明,只要自已开了口,想要归顺,那以后三国联盟占居主动之时,就是自已的死期,所以,这些人也是铁了心的要归顺,这是唯一出路。
城内的粮草已经告罄,只是军官们为了稳定军心而隐瞒了下来。
琴儿让人带路,又偷偷地从地道向城内渗透了一千名暗楼杀手,这些人先潜伏在城内,当大战一起,就在城内制造混乱和恐慌。
暗楼杀手正面作战,不如同等修为的正规军,可论暗杀和搞破坏,那却是他们的特长。
被围困三天之后,城内的守军开始沉不住气了。
粮草不足,此事瞒不下去了,因为,士兵们已经从一日三餐改为了一日两餐,而且是以清粥为主,军心开始动摇,因为看不到希望,许多人认为无法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援军确实来不了了,因为,给波坦国的太子解围比援助他们更重要,在波坦王的眼里,太子的命比他们一城人的命都值钱。
而且,这个说法竟然在城内暗暗地传播了起来,也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总之,士兵们都知道了,三国联盟如今正忙着去解救波坦国太子,而他们,则被遗弃了。
这种思想的传播,简直比没饭吃还可怕!
一时间,无心恋战的人数竟远远超过了主战的人数。还未开战,交战双方未动一兵一卒,形势就开始逆转了。
战机稍纵即逝,如果一开始,对方凭借四十万的优势兵力,冲开三十万的围城大军,还是有希望赢的,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城内的守军越来越悲观,士气低迷,越来越没有信心了,这仗没法打了,必败,这是大多数守军的心理。
就在第三日夜间,琴儿命令棋儿组建了几支小分队,向着楼风古城发起了佯攻,这次攻城,目的不在夺城,而是给对方造成干扰和威慑。
以一万人去骚扰对方近四十万人,让对方吃不好,睡不好,心理负担更重,对方的战斗力也急速下降。
接连三天,天天如此,对方也知道琴儿这边的意图,可他们不敢赌啊,万一是真的攻城,那就真的抓瞎了。
守将心中那个气啊,看见谁都不顺眼,一有点不如意,对手下将士非打既骂,这也使得原本还想着齐心协力守城的官兵,心中大为不满,渐渐滋生了反叛的想法。
第七天的拂晓,当攻城的号角再次响起时,城内一夜未眠的守城官兵已经有些麻木了,吃不饱饭不说,他们已经接连四、五天没睡个好觉了,人困马乏,十分疲惫,所以,也就只有少数人打起精神上城墙反击。
可这一次是真的攻城了。
琴儿命令三十万大军尽数压上,全力攻打,当城内守军反应过来进,已经有攻城士兵冲上了城墙,与对方混战。
守将接到战报,赶紧来到城墙上察看战况,这时,却见城内一处火光冲天,坏了,从方向上判断,起火的不是别处,正是自已的将军府!
“将军府起火啦,快来救火呀!”
“天那,还有那边,那边也起火了!”
“不好,那是粮草库,粮草库也起火啦!”
这时,城内已经乱了起来,有向着城墙上冲的,也有反回来救火的,任凭将领如何声嘶力竭地吼叫,也是没用,无耐之下,就有将领砍了几个不听命令的士兵。
这一下,又捅了马蜂窝,本就憋了一肚子气,对守将不满的军士不干了,就与守将的亲兵对峙了起来,哗变就要发生,可大家仍在克制。
这时,一群身穿守城军士盔甲的人冲了过来,对着亲兵就展开了屠杀。
“反了!有人造反了,杀!”这些守将麾下的亲兵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以为这些人是跟对峙的士兵是一伙儿的,就向着对峙的士兵杀了过去。
而对峙的士兵,本来还没下定反叛的决心,这一下,不反也不行了,不还手就只有死路一条啊,可还手就是反叛,那就反了!
为了活命,这些士兵只有反叛一条路可走了。
“杀!……”一场混战瞬间爆发,没人知道,冲过来杀亲兵的军士其实全是暗楼的杀手。
城内的士兵哗变了,而原本就想归顺楼风古国的军士们,见此机会,怎会放过,更是不遗余力地冲向城门,既然反了,那就打开城门,接受招安。
暗楼的杀手也在其中推波助澜,很快,四个城门全部打开,城外的三十万大军瞬间涌入城内,高喊着,归顺着跪下,否则杀!
这是琴儿的意思,琴儿觉得,现在正是用兵之际,能收服的就收服,没必要赶尽杀绝。
一时间,城内的守城士兵密密麻麻地跪了一地,根本无心作战,在形势一边倒之际,谁还会傻傻地去送死?
就在琴儿随军入城之时,一群军士押着一个将领涌了过来,这群人中一个青年将领,把被捆绑得结结实实的人往前一推,说道:“我等愿意归顺楼风古国,这是城中守将,已被我等擒拿!”
琴儿看了乌科达娃一眼,说道:“砍了此人,接受城内军士的投降!”
李伯一个箭步上前,一刀斩道,用一个旗杆将这颗头颅高高举起,高喊道:“城中守将已死,尔等归顺我楼风古国者既往不咎,否则,下场如他一样!”
王一流是有眼力见儿的,赶紧带头大喊道:“降者不杀,反抗者必死!”
一群士兵也跟着大声呼喊着,一时间,呼声震天,满城都是“降者不杀,反抗者必死”的呼喊声。
这声音、这威势,的确令人胆寒,因为,仿佛城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响起这个呼喊声,那不是说明,此城已被攻陷了吗?
那还打什么打?
于是,城中出现了神奇的一幕,正在生死搏杀的两队人马,忽然间停手了,双方都放下兵器,跪在地上,不打了,等着受降!
城内的喊杀声渐渐平息了下来,一群群的军士排着队走出城去,在城外的空城上排成整齐的队列,四周站着手持兵器、身穿甲胄的将士。
李伯和乌科达娃进了楼风古城,那就是回到了家。二人带路,指引着琴儿一行人直奔皇宫而去。
这皇宫,由三国联盟决定分配给了西斯国,所以,除了几个西斯国的士兵在守卫着之外,没有人会进入皇宫,都不想与西斯国发生冲突,所以,当琴儿一行人来到皇宫时,皇宫还保存得完好。
而守卫皇宫的西斯国士兵,早就被暗楼的杀手解决了,此时,正由暗楼的杀手在守卫着。
在棋儿的安排下,乌科达娃的队伍来了,自然交给了乌科达娃的亲兵守卫了,暗楼的杀手们收队待命。
琴儿把战况向书儿发送了信息,书儿指出了一个地点,在楼风古国的西南方向有一个柴木干盆地,盆地内有水源,盆地中部有一座山脉叫飞火山,向飞火山进军,拿下柴木干盆地,做为百艺阁在楼风古国的基地!
这也是冷风的命令,此时,冷风和书儿正趴在桌子上,在一张地图上指点着。
收到指令的琴儿没有耽搁,向乌科达娃说出了自已的两个意图,其一,她要进军柴木干盆地,把柴木干盆地做为百艺阁在楼风古国的基地。
其二,她请乌科达娃在楼风古城内建立百艺学院,地方由乌科达娃自行指定,她负责派驻教员,她没说这是冷风的主张,而是以自已的名义提出的。
乌科达娃和李伯自然不会说出什么反对的话语,本来整个楼风古国都是在琴儿的亲自指挥下复国的,贡献出一个盆地又算什么呢?
于是,琴儿将乌科达娃和李伯,以及归属于她们的十几万兵马留下,接收降军,发布复国通告,招集旧部,扩充人马,壮大国力。
对于治理国家,乌科达娃和李伯并不陌生,琴儿也就不去操心了,带着自已所辖的二十多万人,继续向着柴木干盆地进发。
临走之前,画儿留下了百名聚宝楼成员,每人给了五万元石的安家费,在此定居。棋儿也在暗中留下了百名暗楼杀手,也给了每人五万元石,让这些杀手长期在此潜伏。
从地图上看,这里距柴木干盆地有万里之遥,需要行军三天时间。琴儿命棋儿用飞行舟派出先遣队,前去侦查,自已则率领大军一路横扫,路上的盗匪和游兵散勇早就闻风而逃,没有不长眼的上来触霉头。
根据反馈回来的情报,柴木干盆地比较偏僻,那里,有百姓居住,也有一伙残兵,人数大约两百人,占居着飞火山,劫掠过往行商、欺压当地百姓。
当琴儿得知这一消息时,就跟棋儿交待,这伙残兵,要么归顺,要么死。
棋儿马上就通知了前方的先遣队,收编这伙残兵,不归顺者,死!
当琴儿率部抵达柴木干盆地时,当地已经十分的详和,看不出有半点儿的战争气息。
琴儿在盆地四周八个方向布下了哨卡,各驻兵一千,其余十九万主力盘踞飞火山待命。
画儿也派出一千人,在当地的村庄中居住,在此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