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血色战场:从打鬼子开始发育

第24章 杀人,不一定只有猛

  三秒钟!

  有人可以完成从铁棒到面条的整个变化过程!

  天堂和巨大的尴尬,都在这短短的三秒钟内上演。

  还有人可以一气呵成打开保险,举枪瞄准,射击!

  比如那名日军,从发现目标到射出子弹再到拉动枪栓退壳上弹,一套动作犹如行云流水,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操作。

  但曹烬,却在这三秒钟内以近乎不可能的高速跨越了近20米的距离。

  那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爆发力,别说在这片战场上,就是一次次打破人类百米记录的‘闪电’博尔特也只能膛乎其后。

  日军的枪刚刚抬起,就看见一个人影借着高速腾空,手中闪着冷光的刀锋夹杂着一阵风声,就那么斜肩带背的朝他砍了下来。

  “咔嚓……啊!”

  那名日军士兵的反应也绝不算慢,在意识到遭受攻击,就立即顺势双手握枪,横着将那支三八式步枪举过头顶去格挡那一抹劈下来的刀光。

  三八式步枪其实很硬,枪身是钢制的,枪托是枣木的,纵算曹烬的力气很足,厚背刀的材质也还算不错,加上跃起后自身重量的加持,却也不支持他将三八式步枪一刀两断。

  甚至因此硬碰硬的一刀,刀刃都豁了。

  只是,在这一刀之威下,那名日军士兵手里的三八式步枪木制的部分也断了,枪管和枪机连接处损坏,巨大的力量压迫下,折断的木头茬儿径直戳向他的脑袋,那还能不惨叫?

  只可惜,他这一声惨叫,也只是短促而洪亮的一声。

  因为,落地之后的曹烬,上去就是一记标准的顶膝。。。。。。

  将日军强壮的身躯顶出去超过3米。

  就这一下,十米之外正在鏖战中的一名用余光看此一幕的二十九军士兵都跟着蛋蛋猛的一缩。

  那肯定,很疼吧!

  其实,那已经不是很疼,是极疼!

  疼的日军根本不捂脑袋,哪怕那上面还插了根木茬,双手捂着裆,缩成一团,在地上直抽抽。

  蛋黄在的时候不觉得,但当蛋黄和蛋清搅拌在一起之后,就会觉得,那绝对是人间最痛苦的事之一。

  抬手看了看刀刃上一个大缺口的大刀,曹烬连看都没看一眼倒在地上缩成一团的那名日军士兵,解开缠住刀柄的布条,随手往下一戳。

  所有的抽抽,都结束了。

  这人杀的,就跟杀只小鸡仔一样。

  长官威武!不远处的少年兵看着曹烬这行云流水宰人的这一幕,差点儿没举起双手替曹烬呐喊助威。

  而对于其他的中国士兵来说,则更是气势爆增,原来想着鬼子如何如何难杀,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咱长官一刀一腿不就搞定了?

  29军和日军在此之前不是没有战斗过,但慑于日军之前的威风,往往未战先怯,基本都是被日本人压着打,哪怕此次喜峰口夜袭战两个步兵旅尽遣精锐,也派出了足足2000余精兵,保证兵力两倍于日军之上。

  但一次又一次看着曹烬像杀鸡一样干掉日军后,通信兵们对于自己即将面对的日军步兵心理上不断的产生变化,长官能,他们也一定能。

  这其实也是曹烬希望产生的效果。

  他毕竟只有一人,再如何厉害,也不可能靠一把刀一杆小手枪以一杀百,他需要战友守住他的后背。

  没人知道,刚刚这一波疾奔兔起鹘落间一刀一腿干掉一名日军,看着挺简单,属实已是曹烬爆发全力的表现,甚至可以和在香城和那名日本武道高手对阵相提并论。

  干掉这名日军之后,曹烬飞快的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形势,没有拔出还插在鬼子身上的那柄大刀,而是抽出了背后那柄武士刀。

  坦白说,倭寇这种武士刀,虽然很锋利,韧度也足够,但并不是曹烬喜欢的刀具。

  主要是太轻了,重量仅有2斤多的武士刀远没有4斤多的厚背刀砍人来得那么爽利。

  这就如同家中剁骨刀和切菜刀,剁大骨头的时候,是个正常人都会选择剁骨刀一般。

  当然了,日式武士刀更轻便更省力,长久作战的话更适合。

  就是提着完全有别于厚背刀的细长武士刀在战场上晃悠,月光之下的光线当然远差于白天,很容易就被误判。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已经有两名二十九军士兵在看到他手中的武士刀后下意识的想要朝他发起攻击了。

  要不是曹烬反应快,提前大声亮明身份,加上那一口地地道道的北方话,怕是还真不太容易被相信。

  当然,任何事情又有两面性,有弊就有利。

  阴暗的环境中,中国士兵可以凭借口音和军服来分辨敌我,但日军可就难了。

  曹烬从来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战场上为了能干掉敌人,什么阴招黑手都是信手拈来。

  此时的华夏是因为穷的掉渣导致文盲率极高,但经济比华夏好的多的日本也没好到哪儿去,参军的不外乎农、工、牧、渔,都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存在。

  就这帮渣渣,自己的日本话都带着各地口音呢,何况是中国话?也就一些军官能白话几句,就那还带着浓浓的日本口音。

  日军说中国话不行,中国军人说日本话自然也不太行。

  只有一个人或许是例外,曹烬可是经历过严格特殊的语言关训练,一口流利的京都腔日语和加利福利亚州牛仔英语让语言学教授都为之惊叹。

  见着屎黄色,不管成不成,先是一顿“多期LS马!”“依开!”丢过去。

  一看这位虽然体型和军服不太符合同僚的模样,但手提尉官级以上才能拥有的指挥刀,还有一口纯正的京都腔日语,换成谁都得楞上一愣。

  再怎么不信,至少不能拿着明晃晃的刺刀指着,而是先凝神瞅一瞅吧!

  而曹烬,就需要这样的迟疑,哪怕是0.5秒呢?

  时间虽然短暂,但已经足以够锋利而轻巧的武士刀在月光下划出一道令人无比绝望的刀光。

  或许在曹烬看来,日本武士刀不过就是像程咬金三板斧一样依靠着前三刀的锐气,一旦遇上真正的高手,刀背更厚刀身更坚固的中式大砍刀绝对是其克星。

  但曹烬依然不得不承认,在这种一招两招即见生死的战场上,日式武士刀却是极为适合的战刀。

  轻薄的刀身很锋利,剁人脖子如同杀鸡,根本没必要砍飞脑壳那么费劲。

  紧跟在曹烬身后十几米外的通信兵们,就这样看着他们的指挥官一边用夸张的大口喘息而焦急的用日语呼喊,一边更加“焦急”的挥起武士刀,一刀斩下。

  连续五名日军甚至在捂着“滋滋”喷着鲜血的脖子倒在地上抽抽的时候,眼神里依旧还满布着愤怒和不甘。

  愤怒自然是来源于对手的“无下限”欺骗,而不甘,恐怕还是,那把刀,为何能那么快?

  无耻,简直太无耻了。

  可为毛就这么爽呢?

  前所未有的奇妙爽感萦绕在中国通信兵们和战地记者的胸间。

  只是,这是战场。

  浸染土地的血,终归不止敌人的。

  天上的明月,突然拨开遮挡住他的乌云。

  能见度,接近30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