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学子园丁生活鲍博的美丽人生

第134章 热岛絮语 热岛絮语33

  酒过三巡,那年轻貌美、气质优雅的女市领导宋熙宁,白皙的脸颊上染了一层淡淡的红晕,更添几分风采。她高举酒杯,缓步来到宴会大厅的中央,水晶吊灯的光芒映照着她那深灰色的套裙,显得格外挺拔。全息投影的汴京灯火仿佛在她身后流淌,她开启了她那程式化却依然动人的美好祝愿:“诸位同仁,朋友们!今夜,我们沉浸在这汴梁城的千年繁华梦中,感受着这科技赋予东坡文化的澎湃新生,让我们共同举杯,感谢东坡云栖的技术人员,用VR技术,架起这穿越千年的文化桥梁,还要感谢文旅局的领导同志,将东坡精神打造成沉浸式的体验高地,更要感谢教育局的各位领导同志,以及兢兢业业地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他们以智慧活化经典、将文化根植学子心灵。愿这条数字文化的运河奔涌不息,让东坡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干杯!“

  宴会大厅的贵宾最前排的Vip宴席上,是本次宴会的重量级人物,他们分别是:教育局的局长药人文,文旅局的局长九方来鹤,热岛旅游大学东坡文化研究院院长鞠儋洲,东坡云栖的总经理修福田,还有两位知名的学者,他们是热岛东坡协会的会员迟璧福,北宋豪放词研究中心主任范文正。宋熙宁举着举杯,与这几位重量级人物一一敬酒祝福。

  ”我们东坡市教育局的药局长,开启了东坡文化专项考试的中考渠道,也真是为这些热爱东坡文化的莘莘学子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音啊!“宋熙宁伸出右手,轻轻地竖了个大拇指,称赞说道:”我听说您还开发了地方课程《苏东坡在天涯海角》,推动东坡文化沉浸式体验装备进校园的系列活动,您对这东坡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真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我宋熙宁真是发自内心地实名佩服!”

  ”过奖了!过奖了!“药人文缓缓站起身来,轻轻摆了摆手,露出一脸歉逊。

  ”东坡文化专项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那部分学生,可得要重点加强培养,三年之后,只要高考分数过本科线,就由我们热岛旅游大学历史系破格录取,读完四年本科,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将他们定向分配到相应的文化部门。适合研究学术的,去东坡文化图书馆、博物馆、文物馆、社科院等;适合搞文艺创作的,分配到东坡作家协会、东坡书画协会、东坡曲艺协会,各驰所好,各骋所长,为我们热岛东坡市的东坡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宋熙宁的眼光炯炯有神地盯着药人文,口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那样的铿锵有力。之后,她又用那温暖的眼神,看了看文旅局的局长九方来鹤,热岛旅游大学东坡文化研究院的院长鞠儋洲,三人相视而笑,配合默契。那东坡云栖的总经理修福田,两手叉腰,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修总啊,我在这里,想给你们东坡云栖集团提一个建议。”宋熙宁端着酒杯,脸上挂着和谐的笑容,抬眼看了看修福田,语气温和地说道。

  “市领导您说!”修福田谦卑地低下头来,低声答道。

  “你们的景区规划,东坡云栖这部分,总体不错,既有古文化遗迹的观展区域,例如东坡云栖书院;也有数字化的建构,如东坡云栖数字博物馆。但是,数字博物馆里的这些体验项目,有些过分的应试倾向,形式单一,不够生动活泼,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没有很好的顾及其他身份游客的体验,这些不利于景区的招商引资和可持续发展啊!”宋熙宁长长地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

  “您说的是,我们一定好好整改!”修福田依旧谦卑地低声回应说道。

  “我再说一下黎族文化风情园这部分,我的思路,要么是在原生态黎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商业化改造;要么就是数字建构。而你开发的这个风情园,既不是原生态的,也没有数字建构,这就有些不伦不类!比如那船型屋,就是高仿的,没有原汁原味的感觉,也没有科技复原的虚拟真实体验,游客们看了就会不悦,就会吐槽,客流是景区旅游的生命所在,你吸引不来游客,投再多的钱,不也白搭吗?要敢于锐意创新,出奇制胜,这才是王道!”宋熙宁继续着她的谆谆教导,那修福田总经理既不解释,也不反驳,嘴中说出的始终是那句:“您说的是,我们一定会好好整改!”

  “我对黎族文化的传承有着较多的思考,我这里有两个困扰亟待与大家探讨一下。一个是船型屋的保护问题,另一个是纹面纹身文化的传承问题。就前者来说,船型屋这种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山区,居住环境低矮、阴暗,前些年我们大力推行民房改造工程,现在原汁原味的船形屋村寨,已经是十分少见了。大规模推广这种建筑,不符合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潮流,而它又承载的黎族那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被誉为‘黎族人最后的精神家园’,咱总不能粗暴地把人家这个精神家园给拆除吧?怎么办,通过适度的商业化开发,保护好现有的,并进行数字建构,把它数字化、博物馆化和文献化,将这一特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传承发扬下去,这应该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黎族的纹身纹面这一文化传承的问题,我感觉非常棘手。一方面,在过去,它是黎族民众的一项神圣的人生仪式,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但这一行为习俗的本身,要承受着生理上的苦痛,而诸如‘不文身则祖宗不认其为子孙’这些传统伦理观念,又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如今,只有极少数的黎族老年人群,还在坚守着这一文化传统。对于这部分长者,我们可以结合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他们在村寨中自然生活的同时,适度发展文化研学体验,让年轻一代了解这一传统习俗的美学与历史内涵。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专业的影像记录,将这些纹面纹身长者的生命故事和他们承载的文化记忆永久珍藏。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应该与时俱进,顺潮而动嘛!切实的方案还是这样,适度的商业化开发,将这一文化元素数字化、博物馆化和文献化,传承发扬其精神内核,摒弃其不合理的外在形式,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宋熙宁副市长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似乎情有独钟,言语之中带着几分沉思。

  “嗯!”修福田认真地点了点头,轻起答道:“您说的很对,我们一定会好好整改。”

  “其他那些黎族文化元素的传承,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尽力而为,尽其所能嘛!这也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体现嘛!”宋熙宁自信地搓了搓手,语气认真地说道。

  “您见解很独到嘛!不愧是个年轻有为有魄力的领导!我作为市旅游局的局长,一定会认真思考,协调各部门,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这事,作出合情合理的统筹规划,请宋市长放心。”文旅局的局长九方来鹤轻轻握着宋市长的手,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挂着自信和负责的微笑。

  宋熙宁轻轻转头,用左眼看了看教育局长药人文,再次轻轻转头,用右眼看了看东坡云栖的修福田总经理,语气中带着几分亲和力,只听她继续说道:“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要开发一个黎族文化风情园的沉浸式体验馆,我们不妨先拿一个学校作为小规模的试点,试点成功,然后再大规模筹建,造福于民!”

  药人文轻轻挥了下右手,迎合说道:”我们市里不是有个民族特色教育的创新品牌学校吗?校名也很奇特,叫做‘黎音笑语民族中学’,那校长我却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

  ”羊长禄!黎族人,他搞民族教育,听说很有一套!“宋熙宁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药人文轻轻地竖起大拇指:“哎哟,领导,您真厉害!连我们市里这些学校校长的名字,您都记得一清二楚!”

  宋熙宁轻轻地摆了摆手:“拜托,别这么奉承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作为市领导,不就应该与老百姓‘亲如一家’,‘为民作主’么?”

  “您这胸襟,这气魄,非常人所及也!”那东坡云栖的修福田总经理,也禁不住发自内心地道出一声感慨。

  “我去叫他!他在哪一桌?”宋熙宁的秘书,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士宋晓玲,也是宋熙宁的侄女,却是聪明灵透,点手递动,很有眼力架,见这副市长想要同那校长交流,慌忙主动请继缨,前去邀请。

  “不用了,这事我得亲自去,‘三顾茅庐’,方显出我们这为官者的诚意嘛!”宋熙宁轻轻摆了摆手,微笑说道。

  “我也去!”“我也随行!”药局长和修总也爽快麻利地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这事儿我也脱不开干系嘛!要不,我也跟着听听,也认真学习一下!”文旅局的局长九方来鹤也不甘示弱,做出了积极的表态。

  于是四人同行,前去黎音笑语中学的宴席,与那羊长禄校长和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大约20分钟,相谈甚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