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吕布:我在三国炒武将

第68章 广陵太守的三项重任

  安抚了曹豹之后,吕布继续安排人事任命。

  “高顺,任扬威将军,掌陷阵营,都督徐州诸军事。”

  “领彭城国相,秩二千石。”

  高顺面容严毅,肃然应命。

  高顺作为并州宿将,无论是资历、能力,还是威望、人品。

  在吕布军中都是众望所归,有口皆碑。

  因此这一任命,没有任何异议。

  吕布也不需要再看《武将忠诚行情监测系统》。

  接着安排道:

  “张辽,任扬鹰将军。”

  “领鲁国相,秩二千石。”

  张辽不喜不怒,面若寻常,淡然应命。

  这一任命,同样没有任何异议。

  鲁国本来属于豫州治下,战略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有鉴于此,吕布入主徐州之初,便安排张辽分兵攻略鲁国,随后就任张辽为鲁国相。

  自那时起,鲁国便算作是徐州治下的郡国了。

  现下任命张辽继续任鲁国国相,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对此,吕布也同样没有观看《武将忠诚行情监测系统》。

  至此,徐州境内的五国二郡,已经任命了五个国相。

  只剩下广陵、东莞二郡太守。

  吕布这时说道:“曹豹!”

  曹豹一个激灵,挺直身子,打起精神道:“老将在!”

  吕布带着深刻的感情,说道:

  “豹公年逾五十,半生戎马,沙场辛劳。”

  “此前又有迎立本将军之功。”

  “按理,应当给豹公安排一个地位尊贵、事务清闲之职位。”

  “类似朝廷三公,平安喜乐,颐养天年。”

  “但是眼下,徐州周围未定,战火未熄,战乱未平。”

  “尚需豹公一如既往,做我徐州的定海神针、压仓磐石。”

  “徐州大业,还有劳豹公继续襄助。”

  吕布一番话娓娓道来,落到曹豹耳中,感动得几乎老泪盈眶,嘶声道:

  “将军但请安排,曹豹定不辞辛劳!”

  吕布面带感慨道:

  “豹公大义,实是我辈楷模!”

  说罢,面容转为严肃,郑重道:

  “曹豹,任广陵郡太守,总领广陵郡军政事宜,秩二千石。”

  曹豹闻言,脸上现出一阵迷茫。

  秩二千石,他听懂了。

  相比其它国相被降为秩比二千石。

  他这个广陵太守,算是跟朝廷惯例一样,实打实的二千石高官了。

  但是对于总领广陵郡军政事宜,他一时搞不明白。

  按照朝廷惯例。

  一郡之守、一国之相,本来就是军政民教全部掌控。

  并不需要如此着重部署。

  不仅曹豹不明白,其他众将也多现疑惑之色。

  吕布将众将神情收在眼里,却并不立即解释。

  继续对曹豹说道:

  “豹公此去就任,需为本将军完成三件大事。”

  “第一,肃清郡内,消除流毒。”

  “广陵郡前任太守陈登,叛投曹操,为虎作伥。”

  “此等背信负义之人,吾必斩草除根,以警世人。”

  “然陈登一族出身徐州,历代为官。”

  “门生故吏,盘根错节。”

  “此前刺奸张弘,战前变节,便是一例。”

  “豹公此去,凡与陈登有牵连者。”

  “人员一律下狱,产业一律收缴,以充徐州军资。”

  曹豹闻言,情不自禁的露出喜色。

  这一安排,堪称是他最喜欢的一项职差。

  抄家,从来都是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的最好机会。

  此前罚抄糜氏一族在下邳城内的产业,他已经狠狠发了一笔。

  现下又可以名正言顺的查抄陈登一族在广陵的产业。

  他又是广陵郡太守,总领军政大权。

  几乎可以只手遮天、为所欲为了。

  只需一年时间,他就可以保证子孙三代富贵无忧了。

  这一瞬间,他突然对吕布充满了感激之情,之前所有的愤懑不满,通通烟消云散。

  当下满怀激动,发自肺腑的说道:

  “曹豹定必赴汤蹈火,完成将军嘱托。”

  吕布意味深长的一笑。

  他从一介贱籍贫民,半生厮杀,直至眼下左将军之高位。

  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在军中和战场度过。

  但是这么多年摸爬滚打下来,对于官场的诸般秘事。

  大多还是了然于心的。

  即便他此前不知道,股票操盘手的一段记忆碎片也明明白白告诉他。

  后世康熙,指名排韦小宝查抄鳌拜家产,就是对韦小宝护驾之功的最大赏赐。

  当下继续说道:

  “第二,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豹公乃是扬州丹阳郡出身。”

  “丹阳精兵,天下闻名。”

  “昔年在陶谦麾下,屡次立下赫赫战功。”

  “我要你利用出身之便。”

  “以半年为期,再替本将军招募训练六千丹阳兵!”

  说着,望了曹豹一眼道:

  “丹阳兵在我麾下,一直待遇最优。”

  “对于此点,豹公在我麾下一直执掌丹阳兵,应当最为清楚。”

  “此外,本将军招募丹阳兵,更有重用。”

  “只要作战勇猛,俸禄、出路、前途,一切不在话下。”

  曹豹心里一个激灵,连忙应命。

  吕布接着说道:

  “第三,招贤纳良,搜罗人才。”

  “徐州一地,盛产人才。”

  “徐州人才,又以广陵为最。”

  “可惜此前在陶谦治下,守土无功,战乱不休。”

  “以致徐州人才,避祸江东。”

  “眼下我军振作,却苦于人才匮乏,难成大业。”

  说到这里,吕布顿了一顿,心生感慨。

  他之所以说出这番话,却全得益于股票操盘手的记忆碎片了。

  在股票操盘手有限的记忆碎片里,记载了不少徐州籍的人才。

  比如张昭,彭城国籍,早年避乱江东,随后深得孙策信赖,文武之事尽皆委任,后来与周瑜并为“文武双璧”。

  比如徐盛,琅琊国籍,同样避乱江东,后来成为东吴名将。

  比如严畯,彭城国籍,与诸葛瑾、步骘齐名,一度成为横江将军鲁肃的接班人,还是避乱江东,流失在外。

  可以说徐州籍人才,在东吴的立国守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还有最著名的是诸葛瑾、诸葛亮两兄弟,本是琅琊国籍。

  结果因为徐州战乱,一个去了扬州,一个去了荆州,分别成为后来东吴、西蜀的肱骨重臣。

  一想到这里,吕布就觉得心里隐隐作痛。

  诸葛亮啊!

  千古一相啊!

  鞠躬尽瘁啊!

  若是能得此人在麾下。

  怕不是提前十年就可以底定天下。

  虽然此时诸葛亮还在荆州的隆中隐居,尚未被刘大耳收入囊中。

  但是要得诸葛亮效力,必须自己亲自前往,方有可能。

  而自己此刻身处徐州,与荆州相隔千里,鞭长莫及。

  好在自己重生以后,一定程度改变了前世历史。

  只能看以后历史走向,是否还有机会了。

  吕布收起心底遗憾,缓缓说道:

  “豹公此去,先替本将军收用两名广陵之材。”

  “陈矫!”

  “吕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