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章 长孙皇后的建议
接下来的内容,已经没有多少人关注了。
对于他们而言,知道施磷肥能提高作物产量,这一点已足够。
但是,别人不知道,姚盛又怎么会不知道?
这一次,他收到信鸽,便急匆匆的赶回长安,却发现只是一场颁奖仪式。
说实话,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还是很失望的。
襄阳,新的实验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大唐国企的磷肥作坊才刚刚开始运转,下半年便可以开始大规模生产,他这位关键人物的离去,对里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回到书院后,同窗们还打趣他,说他能不能拿个奖。
然而,这一点,姚盛压根没想过。
在他看来,自己只是按照燕王的建议,研究了一下那些石头对于作物的影响,除此之外,便什么都没有做。
然而……
当李想说出自己的名字时,他的心“咯噔”的一声,整个人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没过多久,他就听到了最后的结果。
他得奖了!
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农学奖!
皇帝陛下亲赐!
“快快,远儿!赶紧上台领奖啊!”
姚老三一脸兴奋的推着自己的孙子,说道。
姚老三是燕王府最著名的矿工,之前被燕王府挖到了倭国,开采石见银山。
老实说,一开始姚老三还挺不高兴的。
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他只好在石见银山里扎下根来,一直到今年当上了观狮山书院的教谕,才算真正回长安。
不过,这次出国工作,对他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一个工匠,哪怕技艺再高,地位也不会太高。
而现在,他成了观狮山书院的教谕,身份自然不同。
更让他惊讶的是,自己的孙子姚盛,居然拿到了农学奖,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
他是挖矿的。
自己的孙子,是种地的,没想到还真有机会拿到农学奖。
这让他如何不兴奋?
光是这份荣耀,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说句不好听的,拿到这个奖,他这辈子都可以在观狮山书院混了。
“爷爷,这……是不是重名了?”
姚盛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置信。
“除了你,还能有谁在观狮山书院,去过襄阳县,还能找到磷肥的?怎么会是重名?”
这个时候,见多识广的姚老三,终于冷静了下来,脸上带着笑容,催促着姚盛上台。
“这也太胡闹了,这一届农学奖,竟然颁给了一位矿物系的学生,也不知道是农学奖还是格物奖。”
孔颖达和司马才章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姚盛走上台来,小声的抱怨着。
孔颖达当然不会拒绝李想给农学方面的奖励。
毕竟,“农”在儒家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然而,这一次获奖的人,却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孔祭酒,按照现在的情况,这个奖项应该是颁给那些致力于提高作物产量的人,而不是那些在田地里种地的人。”
司马才章琢磨了一下,觉得自己对这次颁奖典礼的排名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事实上,李想对此并不避讳。
说句不好听的,数学奖、农学奖等等,都是为了鼓励人们在科学上有所创新。
……
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这一届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的颁奖仪式,可以说是简陋到了极点。
但这件事情,对于长安城之中的勋贵们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陛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立观狮山书院,对我大唐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坐在同一辆马车上,一路返回大明宫。
长孙皇后,自然要借此机会,为李想说几句好话。
“确实出乎朕的意料,原本朕以为观狮山书院只是一个小势力,为燕王府的各种作坊效力,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观狮山书院不仅让曲江书院、渭水书院一众声名鹊起,而且还为大唐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就拿医学院来说,据说下属的益禾堂,已经成为了长安城之中最大的医馆,很多人生病了,都会跑到那里来看病。”
“而格物学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新的发明,带给大唐实际的利益。”
这是李世民的真实想法。
一年又一年,观狮山书院的势力越来越大。
从每年的科举录取名单来看,观狮山书院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以前,他们只出现在明医科、明算科,而现在,观狮山书院的学生,已经遍布其他学科。
就算是明经科和进士科,对于观狮山书院的学生来说,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李世民之所以支持李想,就是因为观狮山书院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否则的话,他一定会插手这种不受他控制的事情。
“这书院既然能给大唐带来如此大的利益,臣妾认为朝廷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就算不能给钱,也该给点土地。”
“就拿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来说,朝廷完全可以考虑给获奖者一个爵位,这样的话,对于工匠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难得李世民提起朝中之事,长孙皇后自然是无话不谈。
这并不是什么禁忌,只要李世民愿意听,就无所谓。
“皇后不必担心,朕这就回去安排人去办。长安城里的书院不少,但还是可以继续开的。另外,洛阳,晋阳,定襄,杭州这些地方,朝廷还可以鼓励民间和官府在各地开设书院。”
更多的书院,代表着寒门士族与平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这对遏制山东士族以及关陇贵族势力的不断壮大非常有利,与李世民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他当然要大力支持。
其实不用长孙皇后提醒,他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
而现在,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观狮山书院大讲堂,颁发第一届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居然是……”
“从一个穷丫头,到现在的万贯富翁,就靠一个科学技术奖。”
《震惊!励志少年远赴襄阳,在深山里挖出一件稀世珍宝,连燕王都赞不绝口。》
“一刀在手,胜过佛陀。”
“一天之内,长安城多了四个万贯富翁,说不定你也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