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暂别w
天边悄然泛起鱼肚白,那一抹微光如同轻柔的画笔,细细勾勒出大地朦胧的轮廓。李枚带领着队伍,即将踏上征程,他们沉重的脚步声,在这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敲打着每个人的心弦。
穆小小心急如焚,裙摆随着她匆忙的步伐上下翻飞。她快步上前,稳稳地站定在李枚面前。此刻,她的目光中满是真挚,却又隐隐藏着几分怅然若失。她的嘴唇微微颤抖,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哽咽:“李团长,天马上就要亮了。‘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去山遥路远,愿您一路顺遂,平安归来。”
李枚原本正要抬脚离开,听到这话,脚步猛地一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钉在了原地。他缓缓转过身,眼中瞬间溢满了眷恋与不舍,目光死死地锁住穆小小,那眼神,仿佛这一眼,便是此生最后的诀别。他嘴唇轻启,声音带着一丝微微的颤抖,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问出:“小小姐,难道,我们就要这样分别了吗?”
穆小小别过头去,肩膀微微耸动,显然是在努力抑制着眼眶中打转的泪水。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如潮的情绪,许久,才微微点头,轻声却又无比坚定地答道:“是的,李团长。前路漫漫,望君珍重。”
李枚的脸上闪过一丝失落,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嘴角勉强扯出一抹苦涩的笑意。他无奈地摊开双手,轻叹一声,那叹息仿佛带着无尽的遗憾:“好吧,这一别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我盼着下次重逢,咱们能寻一处安静的小馆,把酒言欢,畅聊这些日子的经历。”说着,他的目光紧紧锁住穆小小,仿佛要把她的每一个神情、每一丝轮廓都深深地刻进心底,永生永世都不会忘记。
穆小小迎着他的目光,眼神笃定而坚毅。她上前一步,抬手轻轻拍了拍李枚的肩膀,声音温柔而有力:“会的,李团长,我们一定会有机会的。等下次见面,肯定是太平盛世,到时候就好好聚聚。”
李枚的眼眶瞬间泛红,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仿佛内心有千言万语在翻涌。地猛地转身,面向身后的队友,用尽全身的力气高声嘶吼:“全部队友,敬礼!”这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久久回荡,带着无尽的不舍与敬意,惊起了枝头栖息的飞鸟,鸟儿扑腾着翅膀,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离别的沉重。
刹那间,整齐有力的脚步声响起,队友们迅速列成方阵,身姿笔挺如松,右手齐刷刷地抬起,庄重而肃穆地向穆小小敬上军礼,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深情。
穆小小望着眼前这一幕,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发不出一点声音。她的眼眶微微湿润,那晶莹的泪花在晨光中闪烁着。她深吸一口气,双脚并拢,身姿挺拔得如同白杨,缓缓抬起右手,回了一个标准而庄重的军礼。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那目光仿佛带着无尽的深情,想要将这些熟悉而亲切的面孔深深印在脑海里,把这份珍贵的情谊永远珍藏在心底。
w
穆小小带队的身影,在浓稠如墨的夜色中渐渐模糊,最终被彻底吞没,消失得无影无踪。李枚这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将目光投向那些获救的百姓。他们身上的衣衫破旧不堪,每一道褶皱仿佛都在无声诉说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疲惫。李枚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抹温和而亲切的笑意,提高音量,关切地说道:“乡亲们,危险已经过去了,大家都安全啦,赶紧回家吧,往后的日子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李枚转身正欲离开,身后突然传来一阵细碎杂乱的脚步声。她原以为百姓们都已离去,疑惑地回身一看,却见有三人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其中还有一位女子。
李枚的目光瞬间被这位女子吸引住。她看上去约莫二十七八岁,身着一件破旧的国军军装,衣角处撕裂开来,显得有些狼狈。她的发丝凌乱地散落着,但却丝毫遮不住那张小巧精致的瓜子脸。她的眼眸灵动有神,双唇不点而朱,白皙的肌肤上虽覆着一层尘土,却难掩天生丽质。她身形娇小玲珑,却自内而外透着一股干脆利落的劲儿。在她身旁站着两个男子,一个不过二十出头,脸上还带着几分青涩,但眼神中却透着坚毅;另一个看上去三十不到,神色沉稳,站姿笔挺,一看便知是她的手下。
李枚满心狐疑,稳步朝着他们走去,轻声询问道:“几位,怎么还没走呢?”女子眼中陡然闪过一丝光亮,像捕捉到了希望的火花,她上前一步,眼神坚定而执着,语气恳切地说道:“我想加入你们,行不行呀?”
李枚的目光在三人身上细细打量了一番,随后露出爽朗的笑容,热情地回应道:“当然可以!热烈欢迎啊,快加入队伍,咱们马上向重庆出发!”
女子微微歪着头,眼中满是好奇,像个求知欲旺盛的孩子,诚恳地问道:“长官,冒昧问一下,咱们去重庆做什么呀?”李枚温和地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别叫长官,叫我李枚或者李团长就行。这次去重庆有重要任务,不过具体内容暂时得保密。”
女子听闻此言,身姿瞬间挺直,神色变得庄重而严肃,她右手握拳,稳稳地放在胸口,自我介绍道:“我叫林忆,是滇六十军的女战士。”李枚微微点头,眼中带着审视与思索,虽未言语,但眼神里已满是认可。
就这样,一行人迎着初升的晨曦踏上征程,一路马不停蹄地疾行,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身影。时间在他们匆忙的脚步中悄然流逝,直至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地铺展开来,天色彻底暗了下来,李枚才带着大家找到了一处歇脚的地方。这地方静谧祥和,月光如水般洒下,温柔地给疲惫不堪的众人披上了一层银纱,仿佛在抚慰着他们一路的辛劳。
w
队伍在浓稠如墨的夜色中稳步前行,黑暗仿佛要将一切吞噬。陡然间,李枚腰间的对讲机“沙沙”作响,那声音恰似划破寂静夜幕的利刃,紧接着熊波的声音清晰地传来:“李团长,前方发现个小村子,咱们能在那儿落脚休息。”
李枚即刻停下脚步,动作干脆果决,旋即迅速抬起手臂,用力挥舞着大声呼喊:“大家先停一下!”队伍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她身上。李枚这才对着对讲机沉稳回应:“行,我知道了。”
话音刚落,李枚立刻提高音量,嗓音在夜空中格外响亮:“李明、牟利敏!”二人听到呼喊,几乎同时中气十足地回应:“在!”
两人脚步匆匆,眨眼间就迅速跑到李枚面前。李明一脸疑惑,率先开口问道:“找我们什么事呀,李团长?”李枚神色凝重,目光朝向前方示意,认真说道:“前面有个村子,你们立刻去查看一番,一定要确认是否安全。”
两人听闻,齐声应道:“是!”言罢,毫不犹豫地迅速握紧手中的枪,身姿如猎豹般敏捷矫健,朝着黑暗处飞奔而去,眨眼间,身影便隐没在如墨的夜色之中。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缓缓流淌。过了一会儿,两人的身影在夜色里隐隐浮现,只见他们一路狂奔而来,气喘吁吁,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衫,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停地滚落。李枚赶忙快步迎上去,眼中满是关切,急切问道:“两位,村里面有情况吗?”
牟利敏一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边抬手胡乱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急切说道:“村里没发现异常,能进去住。”李枚听后,迅速转身面向众人,提高音量,声音坚定有力:“走,咱们进村!”
李枚领着队伍踏入村子,一股静谧得近乎死寂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村落规模极小,寥寥五六间房屋在夜色中影影绰绰,错落分布着。夜幕如墨,宛如一块巨大无比的黑色幕布,沉甸甸地包裹着一切,四周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不见半个人影。寂静中,唯有众人的脚步声,在这片死寂的氛围里,显得格外突兀,丝毫听不见一丝人声,仿佛整个村子都被时间封存,陷入了无尽的沉睡。
w
李枚目光如炬,快速扫视四周,旋即提高音量,字字清晰且坚定地说道:“今晚天寒地冻,大家可以进屋休息。但必须牢记,屋内的任何物件,一律不许动,更不许拿!”
战友们听闻,整齐划一地高声回应:“是!”言毕,众人各自择了一间房子,快步迈入屋内,寻个地方坐下,纷纷掏出干粮,就着水壶里的水吃起来。
熊波见大家都已进屋安顿妥当,便将枪稳妥收起,带着唐菊、王潇和阿拉古丽,一同走进村子。进了屋子,他们各自在地上寻了处地方坐下,紧接着便热火朝天地交谈起来。
战友们吃完东西,身体并无不适,便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起来。然而,连日的奔波与战斗,让大家疲惫到了极点,没聊多久,声音就逐渐低了下去,众人都沉沉睡去。
夜幕似墨,沉甸甸地压下来,繁星闪烁,犹如细碎的钻石镶嵌在浩瀚无垠的墨色天幕之上。月亮高悬于夜空,洒下清冷的光辉,为错落分布的土坯房披上一层如梦似幻的银纱。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仿佛也诉说着人们对动荡时局的隐隐忧虑。
这一夜,迷人的夜色使大家紧绷的神经彻底松弛,本就疲惫不堪的众人睡得格外香甜,就连平常有起夜习惯的人,这一夜也未起身。
李枚酣睡到天亮才缓缓转醒。她抬手看了看表,时针已指向六点四十八分。军情紧急,行军途中条件又极为简陋,她顾不上洗漱,匆匆吃了几口东西,便迅速起身,准备去叫醒大家。
清晨,湖北的小村庄仍沉浸在酣睡之中,一层薄霜悄无声息地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银白的绒毯,雾气如轻纱般在村子里悠悠弥漫,透着几分萧索与宁静。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高悬天际,金色的光芒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一寸一寸地驱散着薄雾。光芒所及之处,斑驳的土坯房、枯瘦的树枝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屋顶的薄霜在日光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田野里残留的积雪也在缓缓消融,升腾起丝丝水汽。这暖烘烘的日光,给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带来了难得的安宁,也让人们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多了几分憧憬与期盼。
w
李枚正要开口说话,牟利敏赶忙对李枚说道:“李团长,今天咱们能不能不赶路呀?”李枚心中疑惑,立刻反问:“牟利敏,这是为何?”牟利敏焦急地说道:“李教官,李明发烧了。”李枚听闻,神色一紧,连忙说道:“啊,你快带我去看看。”
牟利敏带着李枚来到一间房里,只见李明正躺在床上。房间四周颇为简陋,仅有两张床,床边围站着几个男女战友。他们有的静静站着,有的低声交谈,还有的正忙着给李明找药。牟利敏指着李明,对李枚说道:“李教官,李明就在这儿。”
李枚快步走过去,轻轻摸了摸李明的额头,不禁皱眉:“他的头烫得厉害呀。哎,咱们不能走了,李明发着高烧,不宜走动。”牟利敏一脸担忧地问:“李教官,那我们该怎么办?”李枚无奈地说:“没办法,只能在这儿逗留一天了。”
就在这时,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让我来看看。”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熊波的小姑婆。她走到李明床边,缓缓坐下,随后轻轻拿起李明的手,静静为他把脉,一言不发。李枚看着她,也静静地等待着,没有出声。
不一会儿,熊波的小姑婆站起身来,目光看向李枚。李枚赶忙问道:“小姑婆,李明他情况如何?”小姑婆说道:“他并无大碍,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而已。”李枚一听,暗自松了口气:“还好还好。”
小姑婆压低声音,对李枚说道:“我得出去采些草药,你叫几个战友陪我一起去吧。”李枚点头应道:“好。”说完,她转过身,叫来几个女战友,严肃地说道:“你们几个听好了,跟着熊波小姑婆一起出去采药。”
熊波小姑婆带着这几个女战士出了门,过了一阵,她们带着草药回来了。与此同时,另外一些战友已经把水烧好,就等着草药。熊波小姑婆见水已烧开,便拿出一张帕子,蘸湿了些水,轻轻给李明擦拭上身。
接着,她拿起刚采回的草药,洗净后放入锅中。没过多久,锅边开始冒气,水沸腾起来。熊波小姑婆走过去,说道:“药好了,拿碗来。”李枚听到后,立刻拿起一个碗,快步走了过去。
w
李枚倒上药后,小心翼翼地走到李明床边,缓缓坐下。她将药碗递给唐菊,而后轻轻扶起李明,再把药一点一点地倒入李明口中。许是心急,突然一下倒得猛了些,药倒多了,中药顺着李明嘴角流了出来。见状,她赶忙又把碗交给唐菊,自己迅速拿出帕子,轻柔地将李明嘴边的药渍擦干。
李枚再次拿过药碗,这一次,她沉稳了许多,不再像上回那般着急,而是慢慢地把药倒入李明口中。不一会儿,药全部喂完,碗里一滴不剩。李枚这才放下心来,轻轻放下碗,站起身来。这时她才发现,大家不知何时都来了,一双双关切的目光,在李明和她身上来回流转。
李枚微笑着对大家说道:“大家别担心,李明已经没事了。咱们先走吧,别打扰李明休息,都离开这儿。李铭,你留在这儿看着,要是有什么事,立刻告诉我。”李铭听到后,立刻响亮地应道:“是。”
时间在悄然流逝,这天夜里,李枚来到李明的房间。她轻轻推开门,只见李明正坐在床上,李铭和其他几位战友正陪着李明说话。李枚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李明,你身体感觉怎么样了?”李明露出感激的笑容:“谢谢李教官关心,我身体好多啦。”
李枚点点头说:“你身体恢复得不错,咱们明天就出发。”说完,李枚正要离开,却瞧见其他战友还站在这儿,便问道:“你们怎么还在这儿呢?”听到李枚的话,大家只好纷纷对李明说:“晚安。”说罢,便一个接一个地转身离去。
这一夜,外面飘起了雪花,然而并未持续多久。极目远眺,山峦已隐匿在夜色之中,桥梁也消失不见。近处同样一片漆黑,没有一丝光亮,唯有寒风吹过的呼啸声、树木摇曳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这夜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