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第21章 身份

  或许是觉得只收发电报证明不了自己的能力,李秀宁在收到舅舅的回电之后,又再开始监听其他讯息。

  商业讯息并不需要太多保密,所以会有共用相同波段频率的情况,只是在电文开头标注了各家的代码,让报务员见到代码后知道,哪条电文是自己的,应该记录,哪条电文是别人家的,置之不理就行。

  时间不长,李秀宁就记录下来一条。

  “太巧了!你看这条电文,是一家叫山富贸易商行发出的电文,以前我在港岛时,记录了几次这家商行的电文,当时试着破译过,推断出他们使用的密码本是《啼笑因缘》。”

  “走,去我姆妈那里,她爱看《啼笑因缘》,她那里肯定有这本书。”

  说完,举着电文,又拉着魏琳,风风火火地跑出去。

  刚出门,就遇到一中年女子,面色冷峻地站在走廊中,锋利的眼神从魏琳脸上划过,又落到李秀宁脸上,狠狠地瞪她。

  “姆妈。”

  李秀宁乖巧了不少,小猫般走到女子跟前,轻轻地喊了声。

  女子正是李秀宁的母亲梁慧茹。

  只一秒钟,梁慧茹脸上的冷峻就被李秀宁的撒娇给融化。

  “你看看你还有个样子么?女孩子家家,疯疯癫癫的,也不怕找不到婆家。”

  梁慧茹拿指头在李秀宁脑门上戳两下,轻声嘟囔她一句。

  李秀宁嘻嘻地笑,低声问梁慧茹,“姆妈,你那里有《啼笑因缘》没有?”

  “你又要翻译别人的电报?”

  梁慧茹知道李秀宁的喜好。

  一本《啼笑因缘》买到手,在她手里的时间还不够在李秀宁手中时间的一半,结果自己都看了五遍,问李秀宁,她竟然一遍都没看完,只是天天翻着研究代码了。

  “有没有嘛,姆妈。”

  李秀宁挨着梁慧茹的胳膊,轻轻撞几下。

  “有,有,去吧。”

  梁慧茹受不住女儿的亲热攻势,赶紧投降。

  “是。”

  李秀宁答应一声,又要往前冲,被梁慧茹一把拉住。

  “等等。”

  “这位先生是……”

  “噢,他就是魏琳,邮轮上那位帮助我们的朋友。还有,昨天他刚刚救了段叔叔。”

  听李秀宁介绍完,梁慧茹脸上浮出笑意。

  “谢谢你了,魏先生。”

  “阿姨客气了。身为华国人,做这些事都是应该的。”

  再寒暄几句,梁慧茹把魏琳请进她的办公室。

  李秀宁已经跑到书架前,找出《啼笑因缘》,对照着电文,一页一页地翻找起来。

  时间不长,电报译完。

  “给,你看,我没骗你吧,我真能破译电文。”

  魏琳微微一笑,哪还用证明,从她说出那话起,他就没怀疑过。不过,她愿意展示,那就由她。

  接过电报译文,看一眼,是一家叫山富贸易商行发给一家叫施迈达制表公司的:贵司钟表供不应求,欲再购二十只,请及时发货,需于十五日前送达我行,望重视,勿误我行生意。

  粗一看电文,没什么问题,可是魏琳总觉得这其中有些古怪。

  或许是他刚确定了自己的抗战方式就是找到并铲除日谍的原因,现在随便看到些信息,就会往间谍方面去想。如同他前世在反扒队实习时,看到大街上的每一个人都觉得可能会是小偷一样。

  暗暗记住这两家公司的名字。有枣没枣,到时候打一杆就能知道。

  别人找线索不容易,监视许多天,可能都发现不了被监视对象的异常。而自己能听到心声,表面再正常的人,他的心声隐藏不住,到时,身份隐藏再深也能暴露。

  李秀宁跟母亲说起来,她准备跟魏琳一起组建个针对日谍的行动组织的事。这事瞒不了梁慧茹,因为成立这个行动组织需要港岛那边的经济支持。有舅舅在,他不敢不跟母亲讲。

  梁慧茹起初不同意。

  李秀宁百般讨好,百般争论,从家国大义讲到个人兴趣志向。到最后,哄着梁慧茹道,“姆妈,我们只搜集线索,等找到线索后,把它交给国府的部门,让他们去采取行动,这样好不好伐。”

  在李秀宁争论的过程中,梁慧茹心中逐渐开始接受。

  习武又知史之人,初时,大都有过侠客梦。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时代车轮转到此时,但凡有识之士,都能发现日本的狼子野心。在此强寇环伺,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个人岂能幸免?大势面前,想独善其身,又怎么可能?

  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民不畏死,众志成城,总有将日寇赶出华夏大地,再塑朗朗乾坤之时。

  想明白这些,梁慧茹不再阻拦。尽管同意了,还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让李秀宁一定要隐藏好自己的身份。斗争,需要讲方式方法,不能蛮干。

  母亲同意自己要做的事,足以让李秀宁开心不已,这时再听她的叮嘱,毫不觉得絮叨烦人,不管说什么,通通都点头答应下来。

  谈定了事,李秀宁就不愿再在商行里待。本来到这里来就是临时起意,再加上商行里事情也多,她也不好在这里添乱。

  喊着魏琳一起离开,来到外面路上。

  建立对付日谍的行动组织,对魏琳和李秀宁来说,都是有了一个朴素的想法,就准备行动,具体要怎么做,两人心里还没有详细规划。

  尤其对李秀宁来说,热情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片迷茫。

  “魏大哥,你说,咱们要先做什么?”

  魏琳好歹比起李秀宁多考虑了几天,

  “先想好伪装身份,然后找地方,买设备,招人手。”

  “对的呀!”

  稍一提点,李秀宁顿时觉得眼前的迷雾中迸发出光芒,原先没了角度的视界也在瞬间变得霍然开朗起来,在她前进的路上,有了方向,有了目标。

  “魏大哥,你说,我们办一家报社怎么样?”

  “报社?”

  听到这话的魏琳,不由得眼前一亮,在他脑海中瞬时就冒出来几个词:朝阳群众,1818黄金眼,经典传奇,民国狗仔,等等。

  以前他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现在听到李秀宁的话,脑中多了一些想法后,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案具有可行性。

  “说一下,你是怎么考虑的。”

  他准备先听一听李秀宁的想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