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绝命毒士,老曹劝我冷静!

第226章 ? 简化文字?

  “哦,学习文字,难度过于高了吗?”

  李飞的眼睛一亮。

  事实上,早在很久之前,他就想要提出文字改革。

  只不过之前,一来是因为曹老板的实力太小。

  根本就无法控制文字改革。

  二来是,改变文字,极大地动了世家的利益。

  毕竟,世家能够世代为官。

  不就是因为,他们世世代代都掌握着学识这种稀有的东西吗?

  如果你一来就改变文字,很容易就触动到了世家的利益。

  其中的阻力不是一般的。

  所以那个时候他也只能够想一想。

  也只有等后期曹老板统一了北方之后才有能力改革这样的文字。

  而现在对方主动提出来。

  完全符合他心中的想法。

  为什么文字一定要改革。

  李飞如果没有记错的话。

  当初在新华夏刚刚成立的时候。

  就有人提出过,新华夏的文字如果无法改革的话。

  根本就无法摆脱贫穷的地步。

  最直观的原因是。

  古代的文字实在是太难了。

  而且繁体字实在是太多了,笔画太难了。

  如果按照原本的那些古文字来学的话。

  恐怕到了穿越的那个时代,整个中原也未必发展到人人识字的地步。

  别说书写了。

  但是那个时候还有人提出过,如果新华夏想要富强的话,还要废除汉字。

  可想而知当时的汉字是有多么的难。

  一个字动不动就几十画笔画。

  写得你头皮发麻。

  这也是古人为什么喜欢文言文。

  难道他们真的喜欢文言文吗?

  不,肯定不是。

  正常人说话谁那么文绉绉的。

  而且李飞穿越到这个时代,也没看谁说话,说一些文言文。

  古人大部分都没有读过书,连字都不认识,谁知道你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完全属于对牛弹琴。

  还不是跟我们正常人交流一样,说一些白话文。

  之所以那么记。

  实在是没办法。

  那个时候大家写的都是毛笔字。

  记载都非常的艰难。

  每一个字,又是那么多的笔画。

  如果按照白话文写的话。

  一篇文章你不写个几万字,几十万字都说不过去。

  要知道古代的一篇几万字的文章?

  跟现在一篇几万字的文章,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

  可能你在古代写一个1万字的文章。

  现在都能写两三万字了。

  而文字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因为你想要整个天下人都脱离文盲的话。

  就不能再用以前的繁体字。

  太过复杂了。

  用一些通俗易懂的现代文字是最好的的。

  有几大好处。

  1,易于吸收学习

  文字是用来记录和传递知识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传递本身的意义。

  而古时候的繁体字大多数是先讲究字形和字的本意,当然也包括传递知识,但是忽略了便于学习和吸收的问题。

  在古代也许不需要人人都认识汉字,只是当官的和一心考科举的人才会认字,但实际上跟字体复杂难记忆有着重要关系,即使记住了也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才实现的。

  例如后世在网上流行的汉字生僻字,面对十几个复杂的生僻字就有些难以招架。

  如果没有简化之前,人们要面对的是所有的文字内容里含有不少的生僻字,这样学习效率会降低很多,而且需要花费的时间反而更长,因此汉字简化是有利于吸收和学习的。

  所以简化文字势在必行。

  2,其实古代就已有简化的演变

  简化汉字并不是现代才开始的,早在中国古代就一直存在简化汉字,最古老的简化字可以追溯到甲骨文。

  例如“云”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是书写为“云”,只是发展到后来,“云”字不再只是象形意义,还有一个意思,即“古人云”的含义,因此古人为了区别,在“云”字上面家一个雨,用来表达云朵、云雨等,“云”则用于表达“说”的意思。

  其实现在汉代是使用隶书的。

  其实跟后世的楷书是差不多的。

  如果简化了的话,也不是特别的难以看懂。

  更容易让人接受。

  对一些本就识字的人来说,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影响。

  而对一些不认字的人来说。

  可以说是天大的福音了。

  本来隶书的字,我可以在现实中找到一些类似的。

  倒也并不是太难。

  相信如果改革的话,可以极大地提升人们识文断字的能力。

  3,汉字是为了使用

  在仓颉造字之前,人类用绳子记事或计算,后来随着人们要记录的事情太多,再用绳子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绳子,所以仓颉造出了方便人类的文字。

  因此,创造出汉字是为了更方便自己的生活,不是为了复杂自己的生活。

  繁体字放在古代能流传下来,首先是因为古代需要学习的信息要少很多,其次是因为古代考科举的人十年如一日地苦读才出的结果。

  可是现在曹操要改革。

  想要打断世家垄断科举,并且要在短时间之内见到成果。

  就绝不可能说数10年如一日的苦读。

  因为如此一来,或许等曹操挂了。

  后面的皇帝又改回来,很多东西都成了无用功。

  毕竟每一个皇帝都有着每一个皇帝的想法。

  不可能每一个皇帝都无条件支持你。

  所以能够在有生之年,完成这样的事情是最好的。

  避免日后发生什么变化。

  很多历史上的改革。

  都是国君在的时候,搞得如火如荼。

  等国君一死,继位的人又觉得不好,给你废了。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李飞如果想要带着大魏一起狂飙。

  就不可能让他们这些人在识文断字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其他的学科也必不可少。

  如果你在这个上面花了花了大量的时间。

  其他的东西,想要有所涉猎,那就太难了。

  所以,综上所述,改革文字是重中之重,也是势在必行的一步。

  不仅仅是因为想要打破世家的垄断。

  同样也是为了提高整个大汉的文化水平。

  “不错,虽然孤这段时间一直在布局各种学院和私塾,但结果却并不理想。”

  “不值德和,可有什么办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